202406-13 主食别只吃米饭馒头了 鹰嘴豆能降血脂 营养不输牛肉 NEW 鹰嘴豆,一个在生活中听起来略显陌生的名字,最近几年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很多健身博主、养生达人的食谱里。如果你还没吃过,真的强烈推荐大家试试~因为鹰嘴豆不仅口感香甜、软糯,营养价值也非常优秀!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含量 营养不输肉类1、蛋白质含量丰富干鹰嘴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21.2克/100 克,即便是煮熟的鹰嘴豆,蛋白质含量也能达到 8.86克/100 克。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为 18.3克/100 克,虽然比熟鹰嘴豆高,但鹰嘴豆在补充蛋白方面还有其他优势——鹰嘴豆属于豆类中的... Read More >
202406-13 又到了吃豆角的季节 网友调侃:北方人的夏季噩梦豆角来了 NEW 6月12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又到了豆角大量上市的季节了,北方人的餐桌上即将出现土豆炖豆角,豆角炒肉,豆角焖面等各种豆角美食。网友调侃,一天三顿少不了的“豆橛子”,北方人的夏季噩梦。 据了解,“豆橛(jue)子”指的是长豆角,因为方言里关于豆角的发音,比较接近于“豆jue子”,于是就有了“豆橛子”这个词。夏天到来,特别是进入三伏天后,正赶上长豆角大量上市,人们对其情有独钟,便有了“一顿豆橛子,顿顿豆橛子”之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凉拌需要用热水焯熟,否则可能中毒,... Read More >
202406-12 男人常做俯卧撑的好处!3件好事可能正在慢慢“靠近你” NEW 俯卧撑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简单易学,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同时还可以为身体锻炼出强壮有力的肌肉。特别是对于一些男性朋友来说,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做100个俯卧撑,不仅能够锻炼肌肉,而且对男性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长期坚持俯卧撑的男人,身体会有以下3个好处,你在做吗?俯卧撑是一种有氧运动,经常做俯卧撑可以锻炼人体的肌肉,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就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这就可以使体内的毒素和垃圾及时的排出体外,长期下去还可能会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Read More >
202406-12 茶作为世界第一大饮品,是因为每天坚持饮茶,身体会有这6种变化 茶作为中国一大出口产品,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饮品,他的健康作用是非常大的。另外,世界第一饮品是世界公认的,就不要有小伙伴在这件事上抬杠了。那么,为什么茶叶会有这么大的一种名号那?这是因为,茶叶的功能多样。1.能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和死亡率,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日本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4万多名40岁以上的人,进行一次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喝五杯以上茶叶的男性,比每天不喝或者只喝一杯的男性因脑血管病死亡的平均风险下降了22%,女性下降了31%。其中脑梗塞下降最明显,男性下降4... Read More >
202406-12 夏天女人想要减肥,最好少吃这2种水果,可能你经常吃,尽量改改 现在每一位女生可以说都爱美,夏天比较炎热都喜欢穿裙子,当然也可能会是把身上的一些赘肉全部给凸现出来,现在有很多的女生都喜欢穿一些短裙,若是这些肥肉出现在我们身体内就可能会非常的难看。有时候很多女性想要通过多吃水果少吃饭的方式来减肥,殊不知有一些水果中的脂肪含量很高,经常吃这样的水果反而会使得自己变更胖。想要减肥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少吃这2种水果,可能会越吃越胖哦。夏天比较炎热有时有很多的人都是喜欢吃西瓜,但是在吃西瓜的时候就可能会让自己的身体也是特别的凉爽,但是西瓜里面含... Read More >
202406-12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男性,注意每年做前列腺癌筛查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崔毅 周绮书专家简介姓名:孙成亮职务:武汉市武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肾、肾上腺手术,输尿管(软)镜手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膀胱肿瘤微创手术等。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前列腺癌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那么,前列腺癌跟哪些因素有关?它的治疗方式有哪些?日前,武汉市武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孙成亮,做客“市民有约·楚天名医大讲堂”,为广大读者和网友进行讲... Read More >
202406-12 日本食人菌感染人数创新高:致死率高达30% 快科技6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患者数量激增,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目前,已有977人感染此病症,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941人,创下了该疾病感染人数的最高纪录。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菌”感染症,其病原体链球菌可分为A、B、G群。其中,英国2010年代流行的MIUK株便是一种极具毒性的A群株。这种细菌主要通过人体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感染者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细菌会悄然侵入血液和肌肉等组... Read More >
202406-12 不要再穿踩屎鞋了:无法支撑足部和下肢正在毁掉你的脚 6月12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近年来,“踩屎感”鞋子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火爆,有的店铺狂卖10万多件。专家指出,爆火的“踩屎感”鞋子对脚并不友好,穿着时间久了会对脚有影响。研究表明,人在正常行走时,脚需要承受2~3倍体重的负荷,而在跑步时,需要承受约5倍体重的负荷。在高于体重几倍的负荷之下,如果足部压力过大、压力分布不均匀,就会直接导致足部的疲劳、疼痛甚至畸形病变。如果鞋底太软,就无法给到足够的支撑,就像人们在柔软的棉花上很难站稳一样,柔软的鞋底会削弱对脚的控制能力,增加扭... Read More >
202406-12 女子吃一斤杨梅被送进ICU 医生提醒:高钾水果、肾不好少吃 快科技6月12日消息,俗话说,病从口入,除了要保证入口的东西足够干净卫生之外,有些东西还是要适量食用才好。据报道,近期在浙江杨梅大量上市,温州的黄阿婆就收到了一筐新鲜的杨梅,她没忍住,一口气吃下去了一斤,然而这些杨梅入了肚后没多久,阿婆就感觉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家人立即把她送到了急诊科。经检查,医生发现阿婆的血钾竟然高达8.2mmol/L(正常值为3.5~5.5mmol/l),属于重度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原来阿婆患有肾功能不全已3年多,这是引发此次疾病的主要... Read More >
202406-12 耳朵总是痒 却啥也掏不出来!可能暗示这5种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种微妙的困扰:耳朵痒。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只是一个小问题。但耳朵痒,可能不只是痒那么简单,也可能是身体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的信号,我们应该注意并及时处理。耳朵瘙痒,可能是这些原因相信每个人都体验过瘙痒这种感觉,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而非特定的疾病,可见于多种皮肤病,此外,瘙痒也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等非皮肤疾病的表现。耳朵痒大多数是外耳道区域瘙痒(图中红色圆圈区域),导致耳痒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1 耵聍... Read More >
202406-12 中国农大最新研究表明:每周摄入鸡蛋超6个死亡率增加35% 快科技6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为期14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鸡蛋摄入量过多也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份报告显示,相比每周摄入鸡蛋不超过6个的人群,每周摄入鸡蛋超过6个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增加了35%。尤其是在BMI超过21.2kg/m2的人群中,这一风险增加更为明显。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日摄入蛋类40-50克,相当于每天一个鸡蛋。综合各项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周摄入5-6个鸡蛋是一个理想的范围,既能最大化鸡蛋... Read More >
202406-12 你是不是觉得很累:怎么休息都不够啊? 端午假期刚过,但很多人感到好像还是很累。真的很想问:为什么怎么休息都不够啊?当我们感觉劳累、不想说话、情绪不佳、没有胃口并且脑子不转时,这是身体在告诉你:身体电量已经触底,需要充能和休息。让身体休息、恢复精力的方式看似有很多,但是事实却很残酷:有的人“充电 5 分钟待机 2 小时”,有的人“充电 2 小时待机却只有 5 分钟”。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各自体质不同,也和你的充电方式是“快充”还是“慢充”、是“充电成功”还是“无效充电”,以及你的耗电方式是“省电模式”还是“费电... Read More >
202406-11 久坐腰疼怎么办?2个食疗方教你轻松搞定! 腰肌劳损多数是由于搬抬重物用力过猛或姿势不当,弯腰或保持某种姿势时间太长,使腰肌筋膜充血、痉挛造成。急性发病时疼痛剧烈,脊柱僵直、动作缓慢,甚至连咳嗽、大笑也会导致腰部剧痛,肢体活动大大受限。从中医的角度看,腰肌劳损属于中医“痹症”“腰痛”等范畴。《证治准绳》中说:“腰痛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这就是说腰肌劳损根本是肾虚加上风、寒、湿等邪毒影响,于是发病。所以,治疗的时候应该标本兼治、在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的同时,... Read More >
202406-11 上厕所时,女性若能做到这3件“小事”,子宫可能对你说“谢谢” 很多女性在上完厕所之后,都会用卫生纸擦拭,而且无论是小便大便都离不开卫生纸,卫生纸擦拭私处的顺序极为重要,如果从后往前擦,就会使女性非常容易患有妇科疾病。因为,从后往前擦会,容易把肛门上排泄物的细菌带到我们的私处,对我们的子宫不利,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从前往后擦,或者是两处分开擦拭,这样有利于我们女性的健康。 很多女性习惯性的把姨妈巾或者是卫生纸都放在厕所里,虽然我们平常在家里都把厕所打扫得非常干净,而且,看不到什么污垢,脏东西。但是厕所里是密不透风的,就算透风也是有一个小...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