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 电导率暴增1000倍!全固态锂电池新突破: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 NEW 快科技8月12日消息,近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该中心创新地设计出均匀化正极材料,打破了全固态锂电池复合正极的传统模式,并在实验中成功制备了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电池。研究团队通过调整LiTi2(PS4)3的电导率和充放电容量,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同时具备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和高放电比容量的Li1.75Ti2(Ge0.25P0.75S3.8Se0.2)3材料。此材料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是传统层... Read More >
202408-12 美国重登月球任务搁置:NASA都开始贱卖月球车等设备 NEW 快科技8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重登月球计划渐行渐远,而NASA已开始贱卖相关设备了。7 月中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取消月球 VIPER 任务。该项目迄今已耗资 4.5 亿美元,旨在绘制地球月球南极潜在星外资源(如冰)的位置和浓度图。虽然研发工作没有出现重大问题,目前正处于环境测试阶段,但由于预算问题,NASA决定提前结束这项任务。该机构预计至少可以因此省下 8400 万美元的开发成本和发射成本。上周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一份信息征询书,以征... Read More >
202408-11 全国产!我国自研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载重2吨级 NEW 快科技8月11日消息,8月11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在四川自贡凤鸣通航机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飞行进行了约20分钟,各系统工作正常。这款无人运输机的翼展达16.1米,高度为4.6米,内部装载空间12立方米,商载能力2吨级。这是国内目前按照市场需求研制的最大、全国产化的大型无人运输机。飞机有易装卸、高可靠、高安全、高度智能化等特点。它将为我国拓展航空货运新场景、打造低空经济智慧物流新业态提供支撑。... Read More >
202408-11 日本花20年拼命挖山,在1000米的地下埋藏5万吨纯水?有何目的? 日本用了20年的时间,在中部的一座山下挖了1000多米,竟然只是为了埋藏5万吨的水? 其实我们一直都清楚,虽然日本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他却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国家。 日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顾其他国家的生死。 那么日本这一次用20年的时间来挖山,真的只是为了藏一些水吗?还有网友推测,日本之前往大海里排放核污水,导致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地球上大部分的海洋水资源都被污染了。 日本人藏的这些水,是不是他们也意识到了排海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给自己留了一张底牌? 其实日本人... Read More >
202408-11 中华民族起源:史前考古重大突破,难怪中国选用表意汉字 2004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其中重大成果之一是“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实证”了中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即证明中国存在百万年连续的古人类活动。按照非洲起源说,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但如何解释“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笔者认为,虽然官方没有否定现代中国人非洲起源说,但这一结论已经让其站不住脚了。至于非洲起源说的依据——基因推算,如果不能被实践检验,或不能解释事实,无疑是存在问题的。因此,从“实证了我... Read More >
202408-11 夸克与胶子的奇幻之旅: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宇宙探索 你是否曾好奇过,构成我们周围纷繁万物的物质基础,究竟源自何方?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索这一谜题,通过介绍最新的科研突破,这些研究在实验室中努力重现宇宙大爆炸的壮丽瞬间,以期揭开宇宙诞生的神秘面纱。想象一下,科学家利用庞大的粒子加速器,将微小的原子加速至接近光速,让它们发生惊心动魄的碰撞。这一壮举,仿佛是时间的倒流,让我们得以窥见宇宙诞生仅一微秒时的极端高温——那是太阳核心温度的数十万倍!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寻常的物质形态——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稳定结构——根本无法存在,宇宙成为了一... Read More >
202408-11 不敢相信,波音飞船这么差,2位宇航员或明年才能返回地球 真的是“遥遥无期”了,完全不敢相信,波音飞船这么差,这太离谱了,美国宇航局(NASA)为波音飞船返回,再次延期,连龙飞船发射时间都延迟了。不得不说,这美国真的是为波音“操碎了心”,整个国际空间站任务都在不断延期,波音结果还是“嘴硬”,说自己的飞船没有问题,并且坚持使用自己的飞船返回。这看来,如果不到最后,可能波音都不会承认自己的问题,说真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波音这有点不负责任了,难怪这几年波音在各大行业上,其实都已经被人嫌弃了,这点态度都没有。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波音飞船... Read More >
202408-09 吹成艺术品的星舰第三代发动机:被网友说像放屁枪 时隔几天,马老师的科技狠活又又又上新了。这回他掏出了船新版本的:Raptor 3 (猛禽三)发动机!没听过?星舰见过吧,底下那堆就是发动机。不过这次马斯克把实拍图一放出来,网友们全都震惊了,这也有点太简洁了吧!咱就是说,对比一下之前的发动机,这个简直美观的离谱,辣么多扭曲复杂的管路全没了,简单清爽到了极致。。。左猛禽 1 ,右猛禽 2 , C 位猛禽 3不仅网友们各种花式点赞,马斯克自己都直呼这是艺术品。有网友还说这是外星科技来的,好好好,硅谷又多了蜥蜴人是吧。甚至有人还专门... Read More >
202408-09 欧盟气候机构:2024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快科技8月9日消息,欧盟气候监测机构表示,尽管7月结束了连续13个月创下月度气温纪录的记录,但2024年“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是有数据记录以来全球第二热的月份,全球平均表面气温为16.91°C。同时,地球经历了该机构有数据记录中最热的两天:7月22日和23日,全球日平均气温分别达到17.16°C和17.15°C。由此,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据报告介绍,7月全球平... Read More >
202408-09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芯片绝缘材料“人造蓝宝石”:1nm厚度也能绝缘 快科技8月8日消息,作为组成芯片的基本元件,晶体管的尺寸随着芯片缩小不断接近物理极限,其中发挥着绝缘作用的栅介质材料十分关键。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狄增峰团队开发出面向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人造蓝宝石。据悉,传统的氧化铝材料通常呈现无序结构,这种无序会导致其在极薄层面上的绝缘性能大幅下降。而蓝宝石的单晶结构则为其带来了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更低的电流泄漏率。这种材料在微观层面上的有序排列,确保了电子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即使在仅有1纳米的厚... Read More >
202408-08 为什么人类需要额外摄入盐 而动物却不需要呢? 在化学上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就被称为盐,不过我们身体真正需要的盐是氯化钠(NaCl)。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种体验,长时间盐摄入不足的话,会显得浑身没有力气,这个是因为钠离子的一个作用就是参与肌肉的工作。当然钠离子不止参与肌肉工作,神经系统,体内液体调节等身体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钠的参与,所以如果不摄入钠的话,我们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包括肉痉挛、恶心、呕吐、头晕、休克、昏迷,甚至是死亡。另外,钠离子也是我们咸味的来源,不包含有钠离子的盐,我们是不会有咸味的。氯离子的作用相... Read More >
202408-06 俄罗斯研发出新型半透明太阳能电池板:不仅可发电还能传输可见光 快科技8月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开发了一种将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并使其变得半透明。传统上,工业界普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将ITO作为透明电极材料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上。然而,这一方法面临着重大挑战:通过磁控溅射沉积的ITO层往往存在众多缺陷,难以达到理想性能要求;更为关键的是,该过程还可能对脆弱的钙钛矿层及其他电池组件造成损伤,严重制约了电池整体效率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难题,俄罗斯科研团队独辟蹊径,采... Read More >
202408-05 SpaceX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出现引擎故障 快科技8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SpaceX猎鹰9号火箭将NG-21货运任务发射至国际空间站。发射启动了NG-21任务,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这是第21次天鹅座货运飞行前往国际空间站。NG-21号飞船上的天鹅座飞船被命名为SS Richard “Dick” Scobee,以指挥过STS-51-L号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的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命名。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升空后不久爆炸,Scobee和他的六名机组人员丧生。然而,此次天鹅座货运飞船在发射后遇到了麻烦。飞船在轨出现了点... Read More >
202408-02 研制出世界最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太蓝新能源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 快科技8月2日消息,“太蓝新能源先进技术研究院”日前在北京顺义研发总部举行揭牌仪式。据官方介绍,太蓝目前已经实现了4C超快充半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开发出全球领先的氧化物-聚合物混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极片复合技术、界面柔化技术等。今年4月,太蓝成功制备出世界首款超高能量密度720Wh/kg,单体容量120Ah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刷新了体型化锂电池的最大单体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记录。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100-160Wh/kg左右,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在150至250W...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