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日本研发出新型高分子材料:可大量捕捉废水中有毒金属离子 NEW 快科技8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能够高效且精准地捕获并锁定水体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为水环境的净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净水技术,多依赖于材料内部的微小孔隙对离子的吸附作用,或是通过离子交换机制来实现净化。然而,这些方法在追求高效清除污染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对目标离子的高度选择性,限制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自然界中,某些动植物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展示了高效且精准地抵御重金... Read More >
202408-01 国际首次!中国航空遥感系统试验成功 NEW 快科技8月1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宣布,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航空遥感系统”近日成功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开展了“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基于航空平台开展土壤—植被—大气的水分透视遥感试验。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透视遥感原理本次透视遥感试验主要利用微波技术,因为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和热红外波长更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过云层和植被,即使在夜间和阴雨天也能正常工作。同时,不同波段的微波与植被的不同部位有... Read More >
202408-01 我国抛物面体制商业雷达卫星首次成功在轨成像!雷达图清晰无比 NEW 快科技8月1日消息,近日,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海王星01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质量、高清晰雷达图像,成为国内首颗成功在轨成像的抛物面体制商业雷达卫星。该卫星搭载了高性能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研制。卫星在轨示意图今年5月7日,“海王星01星”搭乘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的雷达采用伞状抛物面雷达天线,实现宽带微波信号发射与接收,具有能量高、轻量化和低成本优点,抛物面天线展开直径达4米,综合技术达到国... Read More >
202408-01 我国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寿命更长 密度更大 快科技8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日前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有望让电子设备小型化、长续航的梦想成为现实。该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材料——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与传统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高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等优势。该材料兼具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比传统电池材料(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出1000倍以上。复合正极和均质化正极在充电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示意图这意味着,即便... Read More >
202407-31 龙芯3A6000扛大旗!西藏小学首次迎来全国产信创基地 今年是北京对口援藏30周年。在拉萨市实验小学,北京-拉萨合作的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基础教育信创联合示范基地正式落成投用,60名小学生开始了西藏全国产化信创的第一课。这间教室由北京援藏指挥部组织,由龙芯中科、希沃、航天七零六等企业共同捐建,部署了60台全国产电脑,配置龙芯3A6000处理器、统信UOS操作系统、WPS办公套件,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到软件应用、教学课程的全国产化,作为全校2000多名小学生的信息科技教学平台。西藏拉萨市实验小学位于中国西藏拉萨市,始建于1962年,现... Read More >
202407-30 只有5架!江西航空ARJ21载客量突破100万人次 截止7月29日,江西航空ARJ21机队的旅客运输量累计突破100万人次。目前,江西航空已拥有5架ARJ21飞机,执飞航线40余条,覆盖厦门、西安、青岛、太原、徐州、淮安、日照等城市。江西航空已经初步建立了ARJ21飞机运行规范和服务标准,并结合江西省各地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性地提出“一机一城一文化”理念:一架飞机代表一座城市,客舱就是“空中文化展厅、移动客厅”。江西航空还打造了“井冈山”号等系列冠名飞机,宣传当地文旅资源。此外,江西航空还与中国商飞成立联合工作组,组织技术攻... Read More >
202407-30 美国登月多次被质疑:现实是插在月球上的国旗有一半幸存 7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55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陆月球,其还将美国国旗插在了上面。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旗帜依然有很多在月球上。天体摄影师罗伯特里夫斯表示,由于月球距离地球太过遥远,即使是强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无法看清月球表面约1.22米宽的旗帜。不过通过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拍摄的图像,科学家确认了阿波罗12号、16号和17号任务所插的旗帜依然存在。但不幸的是,14号和15号任务的旗帜却不见踪影,科学家相信这些旗帜不仅已经被漂... Read More >
202407-30 英伟达新王牌!NVIDIA NIM全新升级:几分钟构建AI应用 快科技7月30日消息,在顶尖计算机图形大会SIGGRAPH 2024上,NVIDIA展示了其在渲染、仿真和生成式AI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NVIDIA NIM的全新升级。NIM是英伟达在生成式AI时代的新王牌,通过这一平台,用户可以在几分钟内构建AI应用,大大简化了AI模型的开发和部署过程。黄仁勋将NIM形容为“AI-in-a-Box”,即盒子里的人工智能,这次升级通过标准化AI模型的复杂部署,进一步优化了性能,使得英伟达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加稳固。NIM生态系... Read More >
202407-30 试飞进入倒计时!世界最强火箭SpaceX星舰静态点火测试成功 快科技7月30日消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近日成功对最新星舰上级火箭进行了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为即将到来的第五次试飞做准备。此次测试于当地时间7月26日下午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星基基地进行,高度达50米的星舰上级成功点火,SpaceX官方随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测试照片和视频。据了解,静态点火测试是发射前的一项常规程序,即在地面固定火箭并短暂点火发动机进行检查,在此之前,SpaceX已于7月15日对星舰的一级火箭进行了静态点火测试。不过截止目前,星舰第五次试飞... Read More >
202407-29 SpaceX将在巴西发射7500颗二代低轨道卫星:希望缩小数字鸿沟 快科技7月2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SpaceX已正式向巴西当局提交申请,计划在现有4400颗卫星的基础上,于巴西新增发射7500颗低轨道第二代卫星,以进一步扩展其全球卫星网络。巴西国家电信局迅速启动了全面的公众咨询程序。然而,由于二代星链卫星将采用Ka、Ku及E频段工作,审议过程面临复杂挑战,特别是需要深入探索并合理分配71GHz至76GHz及81GHz至86GHz等无线电频段资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审议的核心议题聚焦于如何有效规避二代星链卫星与现有卫星系统之间的同频干扰... Read More >
202407-29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未来,扫下你的脸,可能就知道你得啥病了。没在瞎掰,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还真让咱看到了一点眉目。北大的一个研究团队,搞出来一个 AI ,说是用热成像仪扫一下脸,就能检测出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肪肝等慢性病。还能用它来预测我们的衰老状况和健康状况,之后用它来检测心血管类的疾病,也不是没可能。可能跟大部分人一样,刚看到这个研究的时候,我觉得这类研究顶多算个实验室成果。没想到在查了之后发现,这类技术科其实学家们早就在搞了,而且已经有不少实际应用的案例了。就比如有不少护肤企业,都整出... Read More >
202407-28 月球的存在,非常离奇,或许会超出你的想象! 你知道月球的存在有多离奇吗?月球很有可能是被某种高等生物经过精密计算后,故意放在地球的附近,并且这种高等生物为了实现它们的某种目的,而特意将月球安排成为了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存在,其实是一件很离奇的事情!科学家发现,只要月球的位置是在距离地球2万公里到135万公里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月球就能被地球捕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但离奇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偏偏正好是38.4万公里。这个距离本身没什么离奇可言,离奇的是它的巧合,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95倍,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也正好是... Read More >
202407-28 月球没有火箭发射基地,可是登陆了月球,飞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随着如今的科学飞速发展,人类对于太空探索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研究太空技术,但是和美国之间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即使是科学如此发展的今天,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像美国一样,在上个世纪60年代便可以将宇航员送入月球之上并顺利返回的,所以这样看来,美国的强大并不是说说而已。不过也有一些阴谋论者认为,美国在上个世纪完成登月的行动或许只是一场好莱坞式的骗局,一切都是在摄影棚内进行的。不过他们对于美国登月真实性的种种疑问,也都被科学家们一... Read More >
202407-28 月球能不能种菜?科研人员解答来了 月球上是否存在水?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种菜天赋能否在月球“发扬光大”?一直以来都是许多网友关心的热点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消息一经发布再次点燃网友对种菜的向往01全球首次!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对于月球演化研究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我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月球含水矿物晶体照片我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属于最年轻的玄武岩,距今约20亿年,是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纬度最高的月球样品...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