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NASA太阳帆成功展翅 实现飞船无燃料太空飞行 NEW 快科技9月3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成功部署了先进复合材料太阳帆系统ACS3,这是向无燃料太空探索迈出的重要一步。今年4月24日,ACS3搭乘Rocket Lab的Electron火箭发射升空。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准备,ACS3最终在太空中成功展开。 太阳帆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风帆,利用微量的阳光即可在太空中导航。尽管光子本身没有质量,它们在撞击物体时仍能产生动量,这正是太阳帆技术所依赖的原理。ACS3的体积与微波炉相当,采用了柔性聚合物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Read More >
202409-03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开展低轨星座系统新技术试验 NEW 快科技9月3日消息,北京时间09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低轨星座系统新技术试验。 据悉,上个月该发射中心还成功发射了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同样取得圆满成功。资料显示,遥感四十三号卫星搭载了先进的成像设备,具备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和实时数据传输功能。这使得卫星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地表变化,从而为国家提供更加可靠的遥感数据。卫星成功入轨后,将提升对自然... Read More >
202409-03 A350飞机引擎故障致航班折返!国泰航空通报:彻查48架航机 若干零部件要换 NEW 快科技9月3日消息,国泰航空9月2日晚发布通报,当日凌晨前往苏黎世的CX383航班折返香港,经检查该空客A350飞机后,发现引擎零部件故障,这次A350飞机引擎零部件故障为全球首例。国泰航空发布声明称,已通报飞机和引擎制造商及相关监管机构。为安全起见,亦即时检查旗下所有48架A350航机,彻查程序正在进行。至今发现若干相同的引擎零部件需要更换,现正全力于海外采购并运送到香港,以协助维修工作。国泰航空称,由于部分航机需停飞数天维修,因此航班亦需作出调动。目前已取消近两日24对往... Read More >
202409-02 固态电池为何迟迟不能落地 宁德时代曾毓群:最难的就是“固-固界面”问题 快科技9月2日消息,在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主题演讲中,谈到了关于固态电池的最新进展。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在全固态电池上,已经投入了7~8年的时间进行研究。研发全固态电池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和化学体系的研究,其中最难的就是“固-固界面”问题。ps.即颗粒与颗粒间的离子传输。 他举例称,如果用数字1到9,表示固态电池的技术和制造成熟度,1是刚开始涉及这一领域,9是技术成熟,可以投入大规模生产。当前行业最高水平只到了4左右,只是做出了一些器件... Read More >
202409-02 2999元!腾势×九号联名滑板车上市:续航30公里 快科技9月2日消息,腾势与九号电动联合推出的F2升级版电动滑板车正式在腾势商城上架,售价2999元,支持积分购买。这款电动滑板车搭载峰值功率700瓦的无刷电机,最高车速可达30公里/小时,续航能力在30公里左右。外观上,F2升级版采用深银灰与黑色涂装,车身印有“DENZA”和腾势品牌标识。尺寸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下分别为1143/570/1237毫米和1143/570/507毫米,重量为18.6公斤。官方表示,该车适合身高120-200厘米、年龄16-55周岁的用户。 F2升级版... Read More >
202409-02 星纪魅族幸运星号卫星即将发射:应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 快科技9月2日消息,“星纪魅族科技”官微今日官宣,星纪魅族与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将合作发射“星纪魅族幸运星号”卫星,携手推进全球智能科技生态建设。据悉,“星纪魅族幸运星号”卫星由时空道宇打造,将运行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三轨道,全面支持星纪魅族在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手机以及XR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星纪魅族的产品矩阵提供广覆盖、高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星纪魅族携手推出“星愿计划”,这是一次跨越天际的情感连接,通过“星纪魅族幸运星号”卫星,将全球魅友的美好心愿化... Read More >
202409-02 月球外的奇迹?印度月船三号穿越20万公里传回信号,它还活着? 印度的月船三号,在20万公里外的太空中,悄悄地给我们发来了“哈喽”!没错,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曾经让无数人捏了一把汗,最终成功在月球表面留下足迹的月船三号,它的推进模块竟然在任务结束后,还顽强地活着,并且传回了稳定的信号!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的桥段,而是真实发生在21世纪的航天奇闻。7月的尾巴,正当夏日炎炎,印度的航天迷们却迎来了一股清凉的惊喜。月船三号“遗产”级选手,在完成了它的月球探险后,非但没有默默退场,反而像是一位凯旋的勇士,通过它那小小的推进模块,向地球发来了胜利的... Read More >
202409-02 月球一片死寂不适合居住,为何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探索月球呢? 尽管月球表面一片死寂,不适合生物居住,但它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宝贵第一步。月球的科学价值和潜在资源,使其成为人类太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然成为了人类探测宇宙的首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宇宙的平台,更是一个理想的科研场所。在月球上,科学家可以收集到大量关于天体撞击、太阳系演化乃至生命起源的信息。此外,月球的极端环境也为各种科学实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与此同时,月球还拥有丰富的资源。从水冰到稀有矿藏,再到清洁能源氦-3,月球的物质资源... Read More >
202409-02 安全飞行超1万小时!国产大飞机C919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 快科技9月2日消息,据官方数据,国产大飞机C919自2023年5月28日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已累计安全飞行超1万小时,执行商业航班超3700班、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据悉,2022年12月9日,东航接收全球首架投入商业运营的C919飞机,成为国产大飞机的全球首家用户。一年多以来,东航C919机队已扩容至7架,执飞上海虹桥—成都天府、上海虹桥—北京大兴、上海虹桥—西安咸阳、上海虹桥—广州白云、西安咸阳—北京大兴等5条航线。上周国航和南航也都接收了首架C919飞机,至此,国内三大... Read More >
202409-01 固态电池离我们还有多远 曾毓群:1-9评价 宁德时代目前处于4的水平 快科技9月1日消息,在今日开幕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全固态电池关键在于材料和化学体系,最难的是界面问题,即颗粒与颗粒间的离子传输。我们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1-9作为评价体系,宁德时代的全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处于4的水平。 前不久,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据悉,固态电池有3条技术路线,即氧化物路线、硫化物路线及聚合物路线。 目前,固态电池还有很多基本的科学问题待解决... Read More >
202409-01 美国航天器两年前的撞击行星测试 可能形成持续上百年的流星雨 快科技9月1日消息,据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于2022年撞击一颗近地小行星时产生的岩石碎片,可能会形成一场能够持续100年的人造流星雨。研究表明,这些碎片将在10到30年内到达地球和火星附近,并在穿透大气层时产生可见的流星。据悉,早在2022年9月26日,美国NASA利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对一颗直径为160米,名为迪莫弗斯的近地小行星实施了动能撞击。此次实验旨在尝试通过动能撞击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进而防御... Read More >
202409-01 我国实现医用锗-68国产化:制备核纯度大于99.9% 快科技9月1日消息,据“中核集团”官微发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利用100兆电子伏(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辐照自主研制的镓镍合金靶件,通过系列分离纯化工艺,成功生产出满足医用要求、核纯度大于99.9%的放射性同位素锗-68样品,并通过第三方检测。这是国内首次利用中高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制备重要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锗-68,为其工程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有望扭转我国医用锗-68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医用锗-68国产化。锗-68是正电子扫描(PET)诊断显... Read More >
202409-01 全长5755米!世界最大水下盾构隧道开始掘进 快科技9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正式开始盾构掘进,这也标志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该项目,即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不仅将横跨黄河天堑,还需穿越沿途多条繁忙公路,全长达5755米,其中最为关键的盾构施工段便占据了3290米的距离。隧道设计精妙,旨在与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G309互通立交无缝对接,从而彻底打通济南市黄河两岸的交通命脉,为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确保这一世界级工程的安全与高效推进,中... Read More >
202409-01 吉林一号SAR01A星出征:第一颗微波遥感卫星 据长光卫星官方消息,9月1日,吉林一号SAR01A星的出征仪式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公司领导及职工代表参加活动,共同欢送卫星运输车队出征。吉林一号SAR01A星是长光卫星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微波遥感卫星,配置了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效载荷,轨道运行高度515公里,可获取高分辨率雷达影像数据。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长光卫星在整星设计制造领域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该卫星将有效提升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对于扩展遥感数据应用场景、保证数据获取时效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