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庆历新政的过程中,欧阳修是属于哪一派呢?(学会了吗) NEW 庆历新政的过程中,欧阳修是属于哪一派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欧阳修作为革新派的代表之一,是范仲淹进行庆历新政的核心团队成员。而王拱辰却成了守旧派大臣中对新政杀伤力最大的人之一,仅次于伪造书信挑起朋党之争的夏竦。这两人本是一家,为何会走到如此敌对的地步呢? 说起欧阳修和王拱辰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天圣八年的科举考试中。他们两人都是天圣八年的进士,但考试名次相差很大。王拱辰是宋仁宗钦点的状元,而欧阳修则只能唱名到第十四位,因此两人的起点相差极大。众所... Read More >
202405-06 欧阳修一生著作颇丰,有哪些流传后世?(学到了) NEW 欧阳修一生著作颇丰,有哪些流传后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欧阳修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大家族,但传到欧阳修的祖父时家道已经衰落。欧阳修4岁时父亲病故,生活无着,母亲只好带他到湖北投奔叔父。母亲教子很严,叔父是个小官,家境也不富裕,甚至不能给欧阳修母子提供学习用的纸笔。母亲就带着欧阳修来到一条小河边,就地取材,用荻草作笔,在松软的沙地上完成欧阳修的启蒙教育,一笔一画写出一个大写的人——荻草学书从此流传下来。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22岁的欧阳修随准岳父胥... Read More >
202405-06 欧阳修对待佛教是什么态度呢?为何前后差距很大?(这都可以?) NEW 欧阳修对待佛教是什么态度呢?为何前后差距很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另外,洛阳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居住和担任史官的地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载:“(老子)居周久之”,因此洛阳道家气息亦非常浓厚。三年的时光里,欧阳修遍游览洛阳名胜古迹,走访了不少洛中佛道寺庙,在其洛阳诗文里留下了不少相关的诗文。天圣九年(1031)欧阳修与谢绛、尹洙、梅尧臣等人游普明寺以避暑,作《普明寺避暑》和《游大字院记》。明道元年(1032)与杨俞、张谷陪同陈经游龙门,作有《游... Read More >
202405-06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速看)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醉翁太守 庆历五年的八月,远在河北都运使兼按察使任上进行巡视的欧阳修接到了皇帝的诏令。旨意就是让欧阳修去滁州当太守。接到诏令的欧阳修,急急忙忙的奔赴回京,辞别谢恩,然后又一路赶往滁州,从八月接到诏令,到欧阳修到达滁州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的时候了,位于长江边上的滁州,当时已经是一片深秋衰败之象,满目悲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欧阳修来到了滁州,不知道他的内心是不是会更加的落寞和失意。 盗甥... Read More >
202405-06 欧阳修非常有才,为什么却仕途坎坷呢?(没想到) 欧阳修非常有才,为什么却仕途坎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谈谈这位仕途坎坷的文豪----欧阳修。欧阳修这个名字曾多次出现于初高中的语文教材,时至今日还有这么多要我们背诵的文章,可见该文豪在文学上的重要性。先讲讲欧阳修的早年经历。欧阳修出生时,他的父亲年已过半百,已经五十六岁高龄了。三年之后,他的父亲便不幸去世了,只留下了他和他母亲。然后他们母子俩就去了湖北随州投奔他的叔叔。因为家贫,欧阳修的妈妈就在田里用稻草的秸秆来教欧阳修读书写字,再... Read More >
202405-06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干货满满)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出处 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异议 有人指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还有说指宋代欧阳修和三苏。至今没有确切答案,不过大家多数都认可的答案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 不同的观点:既然是苏祠联,下... Read More >
202405-06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深度揭秘)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欧阳修从政的经历十分坎坷,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的他,在走向政坛的初期曾经平步青云,他亲自参与了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在振兴朝政、整饬吏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给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仕途带了危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迫害,却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形式爆发了。因为有人状告欧阳修私生活不检点与自己的外甥女有不正当关系。 在欧阳修被贬的十年前,欧阳修的妹妹因丈夫去世,丢下了这一对孤女寡母。... Read More >
202405-06 清朝宫女出宫后,真的没有人要吗?(一篇读懂) 很多人说清朝宫女出宫后,“无人娶、没人要”,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康熙皇帝《庭训格言》 按照民间“算不算,三千三;够不够,三千六”的说法,清朝宫女数量虽不及明朝,当也绝对不像《庭训格言》所言,仅有“使女三百”。另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宫女的出宫年龄自乾隆朝以后便逐渐固定在26岁左右,这在当时也已属“老女人”行列;... Read More >
202405-06 什么是仁宣之治?为何说朱瞻基继承了父亲朱高炽的思想?(真没想到) 仁宣之治是明朝初期的三大盛世之一,朱高炽与朱瞻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是得国家出现的盛世局面。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本应该是“永宣之治”的大盛世硬生生被拆成了“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朱棣和朱瞻基这爷孙俩的感情自不必说,朱棣不顾朱高炽的想法,霸道的给他决定了继承人只允许是朱瞻基并尽心培养,足以看出朱棣对朱瞻基的喜爱。而且朱棣创下的“永乐盛世”的地位并不差,几乎是达到了明朝三百年来的最鼎盛时期,可为何朱瞻基没有继承祖父的盛世?其实不是... Read More >
202405-06 十六国之一的成汉开国皇帝李雄,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侄子?(一看就会) 十六国之一的成汉开国皇帝李雄,有10多个儿子,但是李雄病死之后,遗命其兄之子李班继位,数月后李雄之子李期杀李班自立,那么李雄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侄子? 一具体来说,玉衡十四年(324年),李雄打算立兄李荡之子李班为太子。李雄有十多个儿子,群臣都想立李雄亲生的。对此,李雄给出了原因,在他看来,自己能够登基称帝,完全是父亲李特打下的基业。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就好比司马炎能够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离不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打下的良好基础。 在此基础上,李雄强调自己的兄长李... Read More >
202405-06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无与伦比,却有三位将领依旧大败秦军(速看)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无与伦比,却有三位将领依旧大败秦军。但是,这三人的结局,同样令人叹息。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3位将领:信陵君魏无忌、李牧和项燕的生平,一起来看看吧。 一、信陵君魏无忌首先,就信陵君魏无忌来说。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 Read More >
202405-06 明朝时期为何会出现皇帝、太子、太孙并立的现象?(原创)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讲诉的历史中,明成祖朱棣在确立皇太子是长子朱高炽后,又指定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从一家之主的身份上来说,爷爷选择一位更喜爱的家族继承人,这是很正常的,但从皇权的运行规则上来看,朱棣是公然剥夺了下一代皇帝选择继承人的权力。 朱棣喜欢长孙和次子而不喜欢长子是公认的事实,当上皇帝后,在皇太子的选择上一度在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之间犹豫,幸亏支持朱高... Read More >
202405-06 司马师传位给司马昭,最后结局会怎么样?(真没想到) 为了确保自身家族的地位,权臣就和皇帝差不多,都要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合适的儿子来继承,权臣也会考虑让自己的弟弟来执掌大权。那么历史上司马师传位给司马昭,最后结局会怎么样? 司马师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公元249年,司马师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之变,成功诛杀权臣曹爽。自此之后,曹魏大权落入到司马懿家族手中。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独揽朝廷大权。... Read More >
202405-06 历史上孙峻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弟弟孙綝?最后结局如何?(原创) 历史上孙峻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弟弟孙綝?最后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峻是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公元252年,孙权临终之际,指定孙峻、诸葛恪等人为托孤大臣。孙权去世后,孙峻等人辅佐孙亮即位,并升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孙权在设计诛杀诸葛恪后,开始掌握...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