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古代离婚主要方式有三种 古人都是什么条件下进行的(学到了吗) NEW 对古代休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古代,夫妻离婚主要有三种方式:“七出”、“和离”和“义绝”。不过,在介绍这三种情况之前,先来看看国家强制离婚的几种情况。在《唐律》和《家庭婚姻法》中列举了以下婚姻形式: 第一类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宗族关系,比如:同一姓氏不结婚,同一姓氏必须和不同姓氏结婚; 第二类是以孝道为基础的道德范畴,例如:在为父母守孝的时候不结婚;第三类是基于社会公共协商的需要,例如:地方官员不能在行政区域内与当地家庭结婚,... Read More >
202405-07 黄天荡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这场战役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墙裂推荐) NEW 黄天荡之战是南宋时期宋军截击进军的著名水战,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金国元帅金兀术(即完颜阿骨打第四子完颜宗弼)率领10万大军渡过长江南下,一路追击宋高宗赵构,试图一举消灭南宋的统治机构,而赵构则带着南宋的决策机构一路往南撤退,最后从浙江明州逃入海上,金兀术追击至海上被宋军阻击,眼看着无法完成活捉赵构的任务,大军后勤又无法供应,因此准备撤退。建炎四年三月,欲渡江北归的金兀术及其10万大军被早先避其锋芒的南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率领... Read More >
202405-07 古代男子可以休妻 那么女子是不是也可以休夫(居然可以这样) NEW 对古代休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女人是可以“休夫”的,但是有条件休夫! 举个例子,李清照大家都知道吧? 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出自她手! 当然,除了崇高的文学历史地位以外,李清照本人的经历也堪称传奇!早年她的生活称得上美满幸福,出生大户人家,衣食无忧,后又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赵明诚。 两人恩爱异... Read More >
202405-07 雍正极力推荐火耗归公 这个是什么政策(太疯狂了) 对火耗归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如果说中国封建王朝中的盛世,康雍乾盛世一定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处于中间的雍正时期,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为后期的乾隆盛世做好了铺垫。 康熙为了恢复清廷的经济,大力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有一条政策叫做“火耗归公”是雍正极力推荐的。 那么,这“火耗归公”是什么样的政策,能够让皇帝中的劳模雍正皇帝这样推荐呢? “火耗”由来已久“火耗”这个词其实早在元朝就已经出现。当时只是出现在《元史》中描写征收矿... Read More >
202405-07 清朝后妃走路时为何想要他人搀扶?与鞋有关(全程干货) 清代花盆底鞋,又称旗鞋,是清朝时满族妇女穿的一种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常看清宫影视剧的朋友不难发现,清朝后妃在走路时,往往需要宫女或太监搀扶。对于古代的达官贵族而言,出行以他人搀扶,主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对于清宫后妃而言,这个却不是主要原因,她们之所以要人搀扶,主要与所穿的鞋有关。 古代富贵人家出行,身边仆从随行原本也是常事,例如溥仪便曾回忆说,“如果是坐轿,两边各有一名御前小太监扶着轿杆随行,以便随时照料应呼;如果... Read More >
202405-07 古代农民起义数量极多,为何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难以置信)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古代封建社会有不少农民起义,但绝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认为一支农民起义军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不在于军队战斗力是否强悍,地盘有是否足够大,文臣武将是否够多,而在于是否能完成从流寇到政权的转化,如果这一步完美完成,那么你就只能是流寇,而永远无法夺取天下。而需要完成这一步,则需要义军领袖做到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思路清晰等... Read More >
202405-07 朱元璋称帝后,是如何对待亲属们的?(奔走相告) 朱元璋,即明太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家中十分贫穷,那么他称帝后世如何对待亲人们的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古代社会,哪怕是家里出个官员,那全家乃至全族的身份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如果出个皇亲国戚,那更是了不得了,封侯拜相那也是常有的事,更何况是出个皇帝呢?不过,由于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其亲属大多都已经去世,因此除了少部分活着的亲属外,大部分亲属都只能享受到追封的待遇。 二哥朱兴盛和三哥朱兴祖皆绝... Read More >
202405-07 西汉为何最终被王莽取代?王氏外戚是如何崛起的?(干货分享) 西汉享国二百一十年,在汉宣帝之前曾出现多个盛世,在但“孝宣中兴”后却迅速衰弱,最终被外戚王莽所取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个人认为应该源于两方面,一是西汉中后期以后外戚长期掌权,使得王莽得以成功掌权;二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则为王莽取代西汉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功臣掌权到外戚揽政,王氏外戚的崛起已势不可挡西汉建立初年,在选官用人方面在沿用了秦朝军功爵制的基础上,又一定程度沿用了先秦的世官制,因此开国功... Read More >
202405-07 西晋王朝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哪些方面出了问题?(越早知道越好) 西晋是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国祚仅五十一年,为什么西晋王朝这么短命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家的西晋王朝,之所以会极其短命,其实是用人、制度、思想三方面都出了问题。 毫不客气地说,西晋从开国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很多亡国的祸根。 东汉末年,因为黄巾军起义,导致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汉室衰微。在经过几十年的乱战之后,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此时的司马家,还只是魏国内部一个普通的上层士族。不过,司马家的司马懿,通过... Read More >
202405-07 徐达死后,其子女们的结局为何截然不同?(深度揭秘) 徐达是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功臣,他一生共有四子四女,但在徐达死后,这些子女们的境况却截然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达死后,长子被囚,二子善终,三子早卒,四子被杀。长女做了皇后,次女和四女做了王妃,三女出家为尼。 徐家子女,之所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局,主要是和历史上那场靖难之役有关。 徐达出身底层,少年时就和朱元璋相识,而且关系极好。后来朱元璋参加起义军之后,徐达便开始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 Read More >
202405-07 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韩、赵、魏三国是如何瓜分晋国的?(墙裂推荐)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三家分晋其实并不是某一件事,而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过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个过程当中,‘三家’不断瓜分晋国王室所掌握的地盘,等到晋国被瓜分干净了以后,自然就彻底分家了。 要想说明白这件事,还得从当年晋国强大那会儿说起。 晋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建立那会儿。据说晋国初代国君的父亲,就是那位建立周朝的周武王。而他的母亲,则是那位姜太公的女儿。因为背景关系强大,晋国从诞生的... Read More >
202405-07 精明的嘉靖皇帝为何放任严嵩这个奸臣把控朝政呢?(全程干货) 嘉靖皇帝虽然算不上一个圣贤明君,但是他还是非常精明的一个皇帝。然而这个精明的皇帝却放纵严嵩污腐败、排除异己、陷害忠良,而且就算最后追究起来,也没有重罚,只是让他回乡,嘉靖为什么如此偏袒严嵩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其实很多人都对皇帝这个职业有误解,在中国古代,大多数的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其次在考虑其他事情,那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贤明君,也只存在与上古的三皇五帝时期。 老奸巨猾的严嵩自然也清楚这件事,他也是优先为自己着想,想要自己... Read More >
202405-07 历史上建文帝有没有留下后代?详解其子朱文圭的可悲一生(奔走相告)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和家畜一样被关在狭小的房间里,最后结果会怎样?众所周知建文帝朱允炆于1377年出生,1398年继位,1402年靖难之役中失踪,但是他留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可怜人就是朱文圭。1395年的时候,18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娶了光禄少卿马全之女为正妃,也就是建文帝的马皇后。马皇后为朱允炆生了两个儿子,自己在朱棣破城后自焚,殉节而死。 这两个儿子,一个是在朱允炆还没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是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出生,取名朱文奎。建文元年,这个虚岁三岁的小孩子,就以嫡长... Read More >
202405-07 战国时期的魏国曾经风光无限,为何会留不住高端人才?(这样也行?) 战国时期的魏国曾经风光无限,连续击败秦国、齐国、楚国等大国,一度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那么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何会留不住高端人才? 一 首先,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魏国人才太过丰富,乃至于出现了外溢的情况。三家分晋后,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自此之后,魏国吸引众多人才前来投奔。但是,因为没有得到重用,这些人才也只能选择离开。 比如商鞅是卫国人,战国时期,商鞅来到魏国,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并担任中庶子。当然,中...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