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39岁网红“串哥”与前妻3天内相继离世:年仅39岁 NEW 4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林州当地一名网红“串哥”因病去世,年仅39岁,其前妻因车祸于19日离世。“串哥”的家属表示,这几天弟弟一直在处理前妻的后事,4月21日凌晨弟弟的身体突然不舒服,人很快就不行了,家属怀疑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导致离世。39岁网红与前妻3天内相继离世:年仅39岁在此提醒,如果心脏不好,注意这4个信号:剧烈胸痛、突然憋醒、心脏乱跳、失眠。如果本身心脏不好,夜里突然出现剧烈的胸痛,也可能是剧烈的胸闷、大汗,持续时间很长,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心肌缺血,甚至是心肌梗... Read More >
202504-22 35岁程序员长期熬夜脑干出血:月薪三万 常敲代码到凌晨两点 NEW 快科技4月22日消息,据报道,浙江杭州35岁的程序员吴先生近日因长期熬夜脑干出血5毫升,昏迷15天。吴先生表示,自己从事的工作月薪3万,每天早上7点起凌晨一两点睡。目前吴先生的身体状况基本上能像生病前的状态。每天坚持做运动,自己也变得比以前更自信了。据悉,脑干是人体的“司令部”,掌管着呼吸、心跳这些维持生命的关键功能。一旦这里出现出血,就像大楼的地基突然崩塌,后果不堪设想。医学数据显示,脑干出血的死亡率超过90%,哪怕只有5毫升的出血量,也足以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捏一把冷汗。即便... Read More >
202504-21 新研究:5%新发癌症或与CT扫描有关 警惕过度检查 NEW 快科技4月21日消息,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最新研究发现,CT扫描导致的辐射暴露每年可能引发约10.3万例癌症,占全美癌症病例的5%。这项发表于《JAMA内科学》的研究显示,这一数字是既往评估结果的3-4倍,凸显了医疗辐射的潜在公共卫生风险。研究预测,仅2023年进行的9300万次CT就导致近10.3万例癌症发生,这个数字是先前评估结果的3至4倍。4月14日,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发表于《JAMA内科学》。研究人员表示,鉴于美国CT使用量巨大,... Read More >
202504-19 百万粉丝网红直播缺氧突现手抖 背后竟是呼吸性碱中毒在作祟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孙恩盛直播过程中,突然出现缺氧和躯体化反应,全身软绵无力,手抖不止。有医生粉丝指出,这是呼吸性碱中毒的表现。该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冲上热搜。值得一提的是,截至4月18日,孙恩盛在抖音平台已拥有741万粉丝,此次直播突发状况让众多粉丝忧心不已。“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因人体生理状态失衡引发的状况,当人情绪过于激动时就有可能发生。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介绍,呼吸性碱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剧烈运动,其次是情绪紧张导致的过度通气。患者通常... Read More >
202504-16 冷冻疗法出意外!巴黎一体育中心氮气泄漏:一死一进ICU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14日傍晚6时20分左右,法国巴黎第11区一家小型体育中心发生一起冷冻疗法致死事故。一名29岁的女员工在为34岁的女顾客进行冷冻疗法时,因冷冻舱内氮气泄漏造成两人窒息,女员工不幸当场身亡,女顾客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抢救。另有三名参与救援的人员因轻度中毒接受治疗,小型体育中心内150人被紧急疏散。报道称,事发当天冷冻舱曾接受过维修,巴黎检察院已就该事件展开 “寻找死亡原因” 的调查,下令进行尸检和毒理学分析。据悉,冷冻疗法是一种利用极低温度来减轻疼... Read More >
202504-11 不要依仗自己还年轻,新研究:帕金森20至40岁患病率增长最快 快科技4月11日消息,据报道,帕金森病已成为患者数量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患者总数已近千万,而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总数约达300万人。相关机构预测,到205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将激增至1050万人,成为全球该病患者数量的“峰值区域”。帕金森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但主要影响老年人,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该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今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专家团队在《BMJ》期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在2021年至2... Read More >
202504-09 两家长带两名22岁自闭症孩子乘机被拒载 原因曝光让人愤怒 快科技4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清明节期间,两位母亲各陪同22岁孤独症孩子乘坐东方航空航班,准备从大理启程飞往西安,遭到“拒载”。事发当天,在大理机场,一行人出示了医院出具的孤独症证明,希望得到帮助,以便申请绿色通道。但没想到在登机时间临近时,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条“MU5725两位自闭症旅客,机组通知影响客舱其他旅客乘机,拒载”信息后,被告知两名22岁的自闭症孩子都被拒载了。其中一名家长介绍,事发后第二天上午,一位自称东航服务质量督查的人员添加其微信道歉,称公司将启动调查,希... Read More >
202504-08 走路时膝盖突然“软”一下 别以为是累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走路时膝盖突然“软”了一下,感觉好像要摔倒。这种现象虽然常见,但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和担忧。那么,膝盖突然“软”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可能的原因。走路时膝关节会发生哪些变化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膝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股骨、胫骨和髌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膝盖骨)组成,周围有多条韧带、肌腱和肌肉共同维持其稳定性和灵活性。膝关节的不同部位相互配合,完成走路、跑跳等多种复杂的活动。走路时膝... Read More >
202504-07 网友节后开工出现“戒断反应” 医生建议:上班前三天少干活 快科技4月7日消息,今天是清明小长假后开工第一天,#不敢睁眼希望今天是五一#此条上了热搜,有网友表示不开心、坐立不安,节后上班第一天开工出现了“戒断反应”。网友节后开工出现“戒断反应” 医生建议:上班前三天少干活网友节后开工出现“戒断反应” 医生建议:上班前三天少干活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主治医师吉洋表示:“小长假综合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疾病,而是因假期前后生活节奏与环境的变化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心理压力增加而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与此同时,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主任医... Read More >
202504-07 “春养肝,病不沾”,建议多吃这道菜,清热解毒,养肝清肝! 导语:“春养肝,病不沾”,建议多吃这道菜,清热解毒,养肝清肝,不懂吃真可惜!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清晨推开窗,扑面而来的春风带着泥土的芬芳,却也悄悄带来了干燥与不适。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特别容易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甚至情绪也变得容易烦躁?这其实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信号:春天到了,该好好养护我们的肝脏了。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但同时也是肝火容易旺盛的季节。中医认为“春气通肝”,春季养肝正当时。如果肝火过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失眠多梦、情绪烦躁等问题。想要缓解... Read More >
202504-07 建议中老年人:别舍不得吃,4道“养生菜”该吃就吃,提高免疫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免疫力开始下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保持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随着年纪增大,饮食需要更加节制,甚至舍不得吃一些美味的食物。但事实上,适当的“养生菜”不仅能够帮助提升免疫力,还能让身体更加健康。今天推荐四道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的“养生菜”,它们各具特色,营养丰富,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有效增强免疫力,保持身体的活力。一、西兰花青椒黑木耳炒虾仁:材料:西兰花 150克;青椒 1个;黑木耳 适量;虾仁1... Read More >
202504-07 进入暖四月,少吃鸡肉和牛肉,多吃这3种肉,腿脚有劲,精神足! 导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进入到四月份,大家会明显的感觉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了,一些怕热的人,中午已经穿着短袖了,不过身体差的人,还是要把春装穿着,防止受凉感冒。而在四月份,也是春夏交替的时候,因为过了五一,就正式进入到夏天了,而四月作为季节交替的月份,我们还是要多吃一些能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帮助我们顺利度过季节交替。而在每年暖四月,很多人还是会多吃一些肉,比如鸡肉、牛肉这类肉,其实在暖四月,我们一定要少吃“鸡肉、牛肉”,因为这些肉属于温热性和热性,吃的太多,很容易... Read More >
202504-07 清明后吃艾草这个纯阳草,阳气补扎实了!把全身寒湿都带走! 清明一过,天气说变就变,表面上春光明媚,其实湿气、寒气还没走远。很多人一到清明后就犯困、没劲、腿沉、胃口差,甚至还老拉肚子、怕冷,这可不光是“春困”,根子里多半是阳气虚、寒湿重。这个时候正是咱们补阳、祛湿的大好时机。每年都有人问老刘:吃点啥,能把身子里的寒湿祛了,还能把阳气养回来?其实答案很简单,两个字: 艾草。01“艾草”是春天的“纯阳草”寒湿重的根源在于阳虚,阳气不够了,体内的寒气、湿气就容易积聚。艾草,不只是端午节挂门上的驱邪草,在我们中医眼里,它是地道的“纯阳之草”。... Read More >
202504-07 吃得少,却虚胖松垮?快试试“祛湿四宝”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4月,南方回南天雾气弥漫,北方冰雪消融后地气上涌,人体内外湿气交织,容易引发头重如裹、四肢酸沉、舌苔厚腻等典型症状。中医认为,湿气是“百病之源”,尤其春季肝气旺盛容易压制脾脏,导致脾虚湿困,形成“湿胖子”体质——明明吃得少却虚胖松垮,大便黏腻粘马桶,脸上还冒油长痘。春季祛湿需“攻守兼备”,既要利湿排浊,更要健脾固本。而常见的陈皮、茯苓、芡实、赤小豆食材正是符合这一理念的“祛湿四宝”。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北京来源:安徽交通广播...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