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华为最强小折叠!曝华为Pocket 3最快3月登场 NEW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博主定焦数码爆料,华为Pocket 3预计在3月底4月初登场,这款新品将会和华为智能手表一起发布。根据此前爆料的信息,华为Pocket 3预计会提供两个不同的版本,设计上更薄、更小、更轻便,但并没有具体的规格信息。华为最强小折叠!曝华为Pocket 3最快3月登场此前在去年2月份,华为发布Pocket 2,该系列提供了标准版和艺术定制版两个版本,Pocket 3可能会延续这种产品策略。另外,华为Pocket 2解决了困扰行业已有的折痕问题,搭载业界首创玄... Read More >
202502-15 比亚迪:2027年全固态电池批量装车 2030年大规模量产 NEW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进行了发言。孙华军透露称,2024年,比亚迪已经下线(中试)60ah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比亚迪:2027年全固态电池批量装车 2030年大规模量产据了解,比亚迪早在2016年以前就已经投入了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工作。早在2022年就有传言称,比亚迪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即将装车试验,不过比亚迪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Read More >
202502-15 为什么不建议打工人周末早起 研究发现周末补觉是正确之举 NEW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南京医科大学一项观察性研究提示,对于工作日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周末补觉是正确之举,可能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分析发现,与工作日、周末睡眠时长没有变化的人相比,周末补觉超过1小时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整体降低63%。如今,熬夜在年轻人群体中已经司空见惯,许多人希望周末能好好补个觉,把这周缺的觉全部补回来。据了解,周末补觉有助身体机能恢复、缓解疲劳,抵消一部分工作日睡眠不足的负面影响,但要提醒的是,补觉也要有度,因为睡得太多会让人无精打采,原... Read More >
202502-15 全球首款天玑9400游戏机iQOO Neo10 Pro全面评测:144帧丝滑玩《星铁》真香! 一、前言:专为电竞而生 iQOO Neo携手天玑9400强势来袭 在电竞手机的赛道上,iQOO Neo系列以其硬核性能和创新技术,不断刷新着游戏爱好者的期待。自去年年底至今年7月,短短数月间,iQOO Neo系列已连续推出了三代Pro级产品,涵盖了天玑9300、天玑9300+和骁龙8 Gen3三大移动终端。如今,iQOO Neo10 Pro携天玑9400强势来袭,再次点燃了电竞手机市场的战火。在硬件配置上,iQOO Neo10 Pro毫不吝啬地堆料,搭载了全球第一款3n... Read More >
202502-15 机器人也要找对象!国产机器人情人节求爱热舞引热议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2月14日情人节这个浪漫的日子里,宇树机器人公司意外发布了一段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热舞的视频,瞬间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画面中,Unitree G1身着特别设计的服装,大幅度地扭动着腰部,左右摆动间展现出强烈的节奏韵律感。其扭腰、交叉步等动作流畅自如,宛如专业舞者,且在整个热舞过程中表现得极为稳定,没有丝毫晃动不稳的情况。同时,它还巧妙地运用了左右两手臂交叉拍手等动作,腿部动作也显得柔和而富有力量,整体表现轻快且充满趣味。据... Read More >
202502-15 唏嘘!大米均价上涨80% 日本政府绷不住了开仓放粮:网友感慨都2025年了 2月15日消息,这都2025年了,日本人吃不起大米了,也是引来全球网友的围观。PS:美国人也吃不起鸡蛋...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月14日报道,随着日本大米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终于正式宣布:日本政府将向市场投放21万吨库存大米,用以缓解当前米价持续高涨的问题。根据媒体统计,日本大米的平均价格目前已经达到了超过每斤大米17元人民币(1月13日至1月19日期间统计,5千克大米平均售价3627日元),相较2024年6月平均涨幅近80%。且据《日本经济新闻》报... Read More >
202502-15 技术奇迹!清华突破大模型算力难题 RTX 4090单枪匹马就能跑满血版DeepSeek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清华团队突破大模型算力难题,这让英伟达情何以堪。据国内媒体报道称,清华大学KVCache.AI团队联合趋境科技发布的KTransformers开源项目迎来重大更新,成功打破大模型推理算力门槛。此次KTransformers项目更新带来重大突破,支持在24G显存(4090D)的设备上本地运行DeepSeek-R1、V3的671B满血版。KTransformers项目的核心在于异构计算策略:稀疏性利用:MoE架构每次仅激活部分专家模块,团队将非共享的稀疏矩阵... Read More >
202502-15 外交部发言人发布高燃视频:60秒内六代机、机器狗、DeepSeek齐聚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2月14日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兼新闻司司长毛宁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布了一段题为“未来已来”(The Future Is Now)的高燃视频,该视频以60秒的时长展现了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诸多显著飞跃。外交部发言人发布高燃视频:60秒内六代机、机器狗、DeepSeek齐聚一堂在视频的《智能》篇章中,六代机、机器狗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Seek的亮相成为了焦点,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热议。据视频画面,大疆无人机凭借其卓越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民用无... Read More >
202502-15 坚守氢能源 丰田将发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耐用性媲美柴油机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日系车企,尤其是丰田,对于氢能源可谓是爱之深,在世界电动化的大背景下,还能坚守研发,并持续迭代。自2014年推出氢能源车Mirai以来,丰田在全球已售出约28000辆氢燃料电池车,其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还广泛应用于超过2700个不同领域,涵盖公交车、发电机等多种设备。最新消息,丰田的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将于2月19日在东京举行的国际氢气与燃料电池博览会上正式亮相。官方承诺,通过在电池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创新,系统制造成本将大幅降低。除了降低成本外,丰田的新系统... Read More >
202502-15 男子偶遇问界M9行驶 其喇叭外放“统统闪开”定睛看主驾居然没人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在地下车库中意外遇见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引人注目”的问界M9车型,车辆的喇叭竟外放着“大小姐驾到,统统闪开”的音效。当他仔细一瞧,惊讶地发现主驾驶座上竟然空无一人。随后,车主解释称,这是利用了车辆的VPD一键泊车功能,该男子表示确实被秀到了。据了解,问界VPD一键泊车功能是华为鸿蒙智行HUAWEI 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VPD,全称为Valet Parking Driver(泊车代驾),是华为为搭载其ADS高阶智能... Read More >
202502-15 雷军:小米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在2025北京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雷军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其称小米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15年前,我们在北四环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十来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开始创业。当时,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站在这里,我特别想讲一句肺腑之言:我作为海淀企业的代表,真心感谢海淀这片创业的热土!”按照雷军的说法,去年,小米重新恢复了高速增长,增速超过30%,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雷军谈到了中关村创新精神,那就是“... Read More >
202502-15 雷军晒小米15 Ultra实拍的SU7 Ultra太空银:最强徕卡长焦来了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雷军最新晒出了一张由小米15 Ultra实拍的SU7 Ultra太空银照片,一张图晒出了两款Ultra新品。SU7 Ultra太空银昨天已经公布,就不多说了,照片本身更值得关注。 首先看照片效果,在低亮度下也可以呈现出丰富的细节,空中的雨水和车身上的水滴都清晰可见,高光部分也表现出色。最关键的是,色彩和光影质感非常出众,这也是徕卡影响的精髓之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在水印上,这张照片与此前雷军的照片一样,都是100mm焦段,光圈f/2.6,也... Read More >
202502-15 为何焕新Model Y回归实体转向拨杆:特斯拉负责人首次公开回应 快科技2月15日消息,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发布了焕新版Model Y。和去年上市的焕新Model 3相同,同样取消了实体换挡杆,集成在中控屏里;但和Model 3不同的是,回归或者说是保留了实体转向拨杆。为何焕新Model Y回归实体转向拨杆:特斯拉负责人首次公开回应那么为何焕新Model Y没有砍去这一装置?在最近一次特斯拉首席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的访谈中,车辆工程负责人Nathan Di Giusto首次回答了这一问题。其表示,在欧洲市场,尤其像是在环岛行驶,使用触摸转向灯绝... Read More >
202502-15 美国一座湖的生物:一直被困在同一年里 每年的 2 月 2 日,北美地区都会迎来传统节日——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人们通过观察土拨鼠是否看到自己的影子,来预测春天何时到来。而在电影《土拨鼠之日》中,男主角菲尔·康纳斯(Phil Connors)陷入了时间循环,无论如何努力,每天醒来都会回到这一天。这种“鬼打墙”般的经历听起来像是电影中的荒诞设定,然而,大自然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现象,只不过主角不是人类,而是肉眼难见的微生物。今年 1 月,《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