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哺乳动物的眼睛失去一个骨环!让我们拥有强大的夜视潜能 NEW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晚上关灯之后,只要过一会儿,我们的眼睛就能适应黑暗,并看见东西。然而,您很难在黑夜看到颜色,您只能看到物体的轮廓,但这也已经足以让我们在黑夜中辨认周围环境了。夜视能力,这绝对是哺乳动物眼睛的天赋,虽然其它种类的动物也可以在黑夜中看到东西,但绝对没有一种动物的眼睛能像哺乳动物这样适应黑夜。哺乳动物的眼睛失去一个骨环!让我们拥有强大的夜视潜能为什么在黑夜我们无法看到颜色?我们的眼睛中有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是脊椎动物用于分析光线信息的... Read More >
202504-07 直径约1米!武汉双柳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 NEW 快科技4月7日消息,据报道,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联合承建的武汉双柳长江大桥近日取得重大进展——这座跨江通道的核心"生命线"主缆系统已完成高精度架设,标志着我国悬索桥建设技术再获突破。随着主缆工程收官,项目即将转入钢箱梁吊装新阶段。作为悬索桥的核心受力结构,主缆系统承载着整座桥梁的荷载。双柳长江大桥创新采用"锌铝合金镀层+双循环除湿"双重防护体系:每根主缆由169根索股构成,单根索股含127根直径6毫米的高强度钢丝,整体直径达1米、重达1.2万吨。特别... Read More >
202504-06 太方便!刷社保卡也能坐高铁了 NEW 快科技4月6日消息,近日,天津市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成功加载了中铁银通应用,这一举措为天津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持有此卡的天津市民,在乘坐京津城际铁路时,可在北京南、亦庄、武清、天津西、天津军粮城北、塘沽、滨海等8个站点直接刷卡乘车,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购票流程,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在充值方面,持卡人拥有多种便捷的方式可供选择。一方面,可使用安卓手机NFC第三方支付应用程序进行自助在线充值,只需简单操作手机,即可轻松完成充值步骤,随时随地为社保卡中的中铁银通应用账户充值。若持卡... Read More >
202504-06 我国将“稻米造血”变成现实!有望解决人血清白蛋白供应不足 快科技4月6日消息,大米和人血,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物品,在科技的加持下,竟然产生了神奇的联系。据央视新闻报道,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通过神奇的基因工程技术,将大米变身成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种子”,据称,50斤的大米所生产出来的人血清白蛋白的数量,相当于5升血浆的含量。借助光合作用,只需要充足的水、养分和阳光,植物就能像“绿色工厂”一样,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我们想要的物质,这就是植物制造的神奇之处。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人血清白蛋白,不仅更安全环保,还具备规模化生产、成本低廉等... Read More >
202504-06 随时补觉!印度一男子驾驶“床改车”上路行驶引围观 快科技4月6日消息,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名男子改装“床车”开上路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里,男子坐在“床车”中央的“驾驶舱”里,操控着方向盘,“床车”铺好床单,放上一个枕头和一个抱枕,床尾的左右两边还安装了后视镜。随时补觉!印度一男子驾驶“床改车”上路行驶引围观随时补觉!印度一男子驾驶“床改车”上路行驶引围观随时补觉!印度一男子驾驶“床改车”上路行驶引围观他悠闲地在马路上行驶,引起路过的摩托车手围观,他还一度站起身,模仿印度明星沙鲁克·汗张开双臂的招牌动作,接... Read More >
202504-06 女子因车祸致右眼摘除:自制发光眼 想让大家心里有光 快科技4月5日消息,据报道,在北京的一间工作室里,昕瞳正专注地调试着她最新制作的发光义眼片。她表示想让大家心里有光,眼里有光。2013年的一场车祸,让当时年仅18岁的昕瞳永远失去了右眼。更不幸的是,由于眼部神经严重受损,她不仅无法眨眼闭眼,还要承受周围人异样的目光。"那时候我的世界一直在下雨,"昕瞳回忆道,"看着同龄人享受大学生活,我却要面对这样的变故。"转机出现在2020年。在佩戴义眼的过程中,昕瞳结识了许多有着相似经历的朋友。这份理解与共鸣让她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也萌生了... Read More >
202504-05 打破技术垄断!GTC-80ⅡJ型钢轨探伤车亮相:毫米级数据误差 快科技4月5日消息,据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GTC-80ⅡJ型钢轨探伤车近日正式亮相,成功打破了高端探伤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款完全国产化的探伤设备标志着我国在铁路检测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探伤车采用动力车与检测车一体化设计,全长44.02米,最高运行速度达120公里/小时,在80公里/小时的持续探伤速度下仍能保持精准检测。其创新的多角度扫查、动态偏转聚焦和并行发射接收技术,大幅提升了检测覆盖范围和灵活性。打破技术垄断!GTC-80ⅡJ型钢轨探伤车亮相:毫米级数据误差核心... Read More >
202504-05 人类首次!SpaceX载人绕飞地球两极任务结束 机组成功返回地球 快科技4月5日消息,今日,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私人载人航天任务“Fram2”结束,4名机组人员乘坐太空舱在太平洋成功溅落。据了解,3月31日,四名跨界宇航员驾驶搭乘SpaceX的龙飞船,开启人类首次直接飞越地球两极的太空之旅。这是人类首次载人绕地球极地飞行任务,4名宇航员在距离地面约425至450公里的高度飞越地球的极地地区。人类首次!SpaceX载人绕飞地球两极任务结束 机组成功返回地球此次任务以挪威极地探险船“Fram”命名,据任务网站介绍,团队将开... Read More >
202504-04 攻克“癌症之王”难题!我国专家成功绘制全球首份“多组学全景图谱”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医学专家历经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出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基于该图谱,专家们创新性提出针对这种“沉默肿瘤”的分子分型框架、预后模型及靶向-免疫治疗新策略,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且预后极差,在医学界素有“癌症之王”之称。而本次研究聚焦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这是国际上首次对该类肿瘤临床队列开展大规模多组学综合分析。研究成果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机制解析、预后预测... Read More >
202504-04 4.8亿年前“嫘祖冠毛层孔海绵”现身 背后秘密让人瞠目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湖北省宜昌市,发现一种约4.8亿年前的奇特海绵化石——嫘祖冠毛层孔海绵。这一发现将造礁层孔海绵的演化历史向前推进了约2000万年。嫘祖冠毛层孔海绵属于远古海洋中层孔海绵类别中的一种,也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层孔海绵。这一类群是地球历史上著名的“海洋建筑师”,此前最早的造礁化石记录出现在约4.6亿年前。这一时期,它们已经与珊瑚一起成为礁生态系统的“主力军”,共同构建出复杂多样的“海底城市”。不... Read More >
202504-03 俄罗斯被指窃取ASML、台积电机密!才有了自己的28nm工艺 快科技4月3日消息,据NRC报道,一名43岁的俄罗斯工程师German A.,被指控从ASML阿斯麦、GlobalFoundries格芯、NXP恩智浦、TSMC台积电窃取机密技术信息,从而帮助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28nm晶圆厂。根据指控,他偷窃了ASML 105份内部文件、台积电88份内部文件,涉及半导体生产、各种芯片制造设备的信息。文件中并没有设计和建造晶圆厂的完整蓝图,后者更高级的技术,但仍被视为机密,足以支撑建立完整的28nm级工艺生产线,军用等领域足够了。调查称,Ger... Read More >
202504-03 比亚迪两船同框!“西安号”汽车滚装船正式下水 快科技4月3日消息,比亚迪官方日前宣布,比亚迪出海再提速,“西安号”今日正式下水。同时,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深圳号”即将首航。比亚迪两船同框!“西安号”汽车滚装船正式下水据介绍,比亚迪深圳号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其设计航速18.5节(约34km/h),可装载9200辆汽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而“西安号”是一年多时间内,交付比亚迪的第六艘汽车运输滚装船。2024年1月10日,比亚迪首艘滚装船“开拓者1号”(EXPLORER NO.1)在山东烟台港交付,当年... Read More >
202504-03 620℃高温稳定运行!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核心部件通过鉴定 快科技4月3日消息,据报道,近日,中国一重于齐齐哈尔市成功组织召开了 “620℃超超临界汽轮机 FB2 高 / 中压转子锻件研制” 全尺寸锻件技术鉴定会。此次鉴定会吸引了众多业内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对这一关键技术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经现场实地考察、质询、论证,专家组一致认定中国一重研制的620℃超超临界汽轮机FB2高/中压转子锻件整体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标志着我国在超超临界火电核心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620℃高温稳定运行!我... Read More >
202504-02 2028年前后我国或将在月球盖房子:已备好3D月壤打砖机 快科技4月2日消息,据央视报道,嫦娥八号也计划在月球南极区域着陆,并计划在月球盖房子。据了解,嫦娥八号预计在2028年前后发射。除了要在月球上建立通信系统和能源系统,嫦娥八号任务最重要的是要验证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利用月壤在月球上盖房子。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了嫦娥八号的重要任务——它将去验证怎么在月球上盖房子。吴伟仁表示:“我们现在已经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月壤打砖的机器。其原理就是把太阳能聚集起来过后,使得它把光聚好,聚焦以后,通过光纤一定的距离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