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新突破!我国液氢制取技术稳定运行超过168小时 NEW 快科技9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5吨/天液氢制取装备核心系统,近日在安徽阜阳民用液氢工厂完成示范运行,连续稳定运转超过168小时。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大规模高效液氢工厂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氢能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随着氢燃料商用车的推广,氢能的高效制备、储运与加注成为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液态储氢因其储氢密度高、占地小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远距离运输、空间受限或连续用氢等场景。然而,液氢制备需将氢气冷却至-253℃的超低温状态,对设备工艺... Read More >
202509-24 全球首个!2000伏特光伏实证认证基地落地海南 NEW 快科技9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光伏实证认证暨2000伏特光伏技术创新研讨会”上,全球首个2000伏特光伏实证认证基地在文昌市正式揭牌。该基地由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具备全周期数据采集与系统化性能评估能力,标志着我国在高电压等级光伏实证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目前,光伏产业正处在高质量转型的关键阶段,2000伏特等高电压技术的推广应用仍面临统一标准体系缺失的挑战。作为未来大型地面电站的重要发展方向,2000伏特系统相较于传统150... Read More >
202509-24 全球首艘双燃料动力滚装船开启首航:设计装载9300个车位 NEW 快科技9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随着货轮缓缓驶离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汽车滚装船——中国香港籍“港荣”轮在天津正式启航,开启其首航之旅。“港荣”轮总长219.9米,设有13层货舱甲板,设计装载容量达9300个标准车位,可承运小轿车、货车、巴士及大型机械等多种设备。作为全球首艘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汽车滚装船,其动力系统可在传统燃油与绿色甲醇之间灵活切换,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 Ⅲ最高排放标准,在使用绿色甲醇燃料时,可减少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 Read More >
202509-23 祝贺!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宁波侧“甬舟号”掘进过半 快科技9月2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甬舟号”近日取得重要进展——其在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的掘进长度已突破2470米,标志着该段工程顺利完成过半目标。甬舟铁路全线长7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线路西起宁波东站,经鄞州区、北仑区,穿越新建的金塘海底隧道至舟山金塘岛,再经跨海大桥延伸至册子岛和舟山本岛,最终抵达定海区白泉镇。祝贺!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宁波侧“甬舟号”掘进过半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11.21公里,连接宁... Read More >
202509-23 17级台风“桦加沙”明日登陆广东!多地宣布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快科技9月23日消息,今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别已持续超40个小时,已经发展成为今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强台风。“桦加沙”中心今早5点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75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5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20百帕。中央气象台预计,“桦加沙”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24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登陆后转向偏... Read More >
202509-22 国际首台!我国800千伏/80千安大容量断路器成功研制 快科技9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由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的国际首台800千伏/80千安大容量断路器,已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该装备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高压大容量开断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随着西北地区750千伏主网架不断完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以及特高压外送工程的快速发展,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日益凸显。为此,陕西电科院牵头开展“800千伏/80千安交流六氟化硫断路器短路电流开断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项... Read More >
202509-22 今年最强台风来袭:“桦加沙”将带来强风暴雨 9月22日消息,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于21日上午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并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于24日凌晨至下午在广东汕尾至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至16级)。专家提醒,“桦加沙”将以超强台风级进入南海,移速快,强度强,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其巅峰强度将接近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同时“桦加沙”登陆华南的强度也将在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受台风影响,21日至26日,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北部湾、琼州... Read More >
202509-22 世界最高!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快科技9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这座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全面由建设阶段转入运行准备阶段。该工程位于天山西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的大石峡峡谷处。大坝最大坝高247米,相当于80多层楼的高度,坝体填筑总量达1890万立方米,足以填满7000多个标准游泳池,创下了同类坝型的世界纪录。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全面开工,2024年12月实现大坝填筑封顶,预计2026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工程... Read More >
202509-22 专家称烟花秀可能影响鼠兔:破坏整个食物链 快科技9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西藏自治区江孜县热龙乡举办的一场由户外品牌“始祖鸟”赞助、艺术家蔡国强实施的烟花表演,引发公众广泛争议。许多人担忧,高海拔地区的西藏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旦造成破坏将难以恢复。21日,日喀则市官方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核查,并将依法依规根据结果处理。“始祖鸟”随后发布致歉信,表示诚恳接受批评,承诺将在政府监管下配合艺术家团队对该项目全过程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复核,并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严谨、透明的评估。蔡国强工作... Read More >
202509-20 比亚迪DM技术4年两登清华大学专业教科书封面 快科技9月20日消息,近日,比亚迪DM技术再度登上清华大学专业教科书封面。继2021年第四代DM技术入选《汽车动力系统原理》封面后,2025年第五代DM技术又跻身《汽车构造—动力系统》封面,四年间两获顶级学府权威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教科书级”插混技术标杆。作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专业必修课教材,《汽车动力系统原理》与《汽车构造—动力系统》是国内汽车工程领域的核心教学资料,其内容筛选标准严苛,仅收录具备行业开创性、技术领先性与高度代表性的成果。比亚迪DM技术4年两登清华大学... Read More >
202509-18 细如发丝!我国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受蚯蚓启发 能在脑子里“爬” 快科技9月18日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布,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该研究首次提出了脑机接口“动态电极”的新范式,打破了植入式电极的“静态”传统,为脑机接口电极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新方向,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细如发丝!我国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受蚯蚓启发 能在脑子里“爬”据介绍,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 Read More >
202509-17 NASA最新研究:太阳正在“慢慢苏醒” 或带来灾难性风暴 快科技9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研究显示,太阳活动正日益活跃,可能带来更强的太阳风暴,对航天任务及地球上的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构成威胁。该项研究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物理学家杰米·雅辛斯基主导。他表示:“太阳正在逐渐苏醒。”这一变化可能导致更频繁的太阳风暴,影响航天器安全运行,并干扰地面电网和通信系统。研究指出,随着太阳活动加剧,太阳耀斑(类似太阳表面的巨型爆炸)和日冕物质抛射(太阳向外喷射高速带电气体云的现象)将更频繁发生。这些剧烈空间... Read More >
202509-16 “歌迷专列”来了 凌晨加开跨省动车 网友:太方便了 快科技9月16日消息,近日,铁路部门针对大型演唱会散场后的客流高峰,精准加开凌晨跨省“歌迷专列”,解决观众返程难题。网友纷纷表示:“看完演唱会还能坐夜间动车回家,太方便了!”此次加开的“歌迷专列”并非个例,在多场大型演唱会举办城市,铁路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返程客流,提前制定加开方案。铁路部门于9月15日凌晨加开7趟列车,覆盖多个热门方向:贵阳北至重庆北2趟、贵阳北至成都东2趟,同时兼顾深圳北、昆明、南宁东等方向各1趟,全力承接各地观演返程客流。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 Read More >
202509-16 我国在无机光伏材料薄膜化领域取得新进展:光电转化效率达10.1% 快科技9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南京邮电大学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与辛颢教授团队采用溶液法制备出大面积“铜锌锡硫硒”(CZTSSe)光伏薄膜,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0.1%,验证了该类无机化合物在柔性光伏材料领域的产业化前景。据辛颢教授介绍,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一代晶体硅光伏材料质地坚硬,而当前研究致力于发展柔软、轻薄甚至可穿戴的柔性光伏技术。虽然钙钛矿等新一代光伏材料易于成膜,但其稳定性仍存在不足。在这一背景下,性能更稳定的第二代光伏材料“铜铟镓硒”(CIGS)重新引起...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