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全光驱动计算机大突破:可编程芯片首次用光训练神经网络 NEW 快科技4月21日消息,据《自然·光子学》杂志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了首款极具创新性的可编程芯片,这款芯片能够巧妙地利用光来实现非线性神经网络的训练。这项突破有望大幅加快AI训练速度,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并为研制全光驱动计算机奠定基础。原来,研发团队在芯片的研发过程中引入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半导体材料,这种材料对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当携带输入数据的“信号”光穿过这种材料时,另一束“泵浦”光从上方照射下来,调节材料的响应特性。通过调整泵浦光的形状和强度,团队可以根... Read More >
202504-20 美国再现坠机事故:一小飞机撞上电线后坠毁 有人伤亡 NEW 快科技4月20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警方当天上午接到一起小型单引擎飞机坠毁的报告。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称,机上载有4人,事故中有人死亡,但目前伤亡情况尚未公布。据了解,失事飞机为塞斯纳C180G小型飞机,飞机撞上电线后坠毁在田间道路上。事故现场照片显示,飞机坠毁后起火,机身已成一片残骸。美国再现坠机事故:一小飞机撞上电线后坠毁 有人伤亡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对其调查的初步报告将在 30 天内发布。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近来航空事故频发,仅本... Read More >
202504-18 受关税影响,美国人喜欢的“三蹦子”可能要断货了 NEW 4月18日消息,微博话题“美国人喜欢的三蹦子可能要断货了”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国内三蹦子厂商已不再向美国供货,从事三蹦子生产的任先生说,去年三蹦子销往美国,美国并不是主要市场,关税太高销量成不了规模,现在主要还是卖国内,三蹦子在国内卖两三千块钱,美国卖4000多美金。从去年开始,三蹦子受到美国许多家庭的关注和喜爱,这是一款外形、结构与传统三轮车类似的低速电动车。据了解,美国人喜欢周末逛超市囤货,相比皮卡,三蹦子更具优势:敞篷的感觉、自行车的操作、皮卡的装载能力。在很多道路狭... Read More >
202504-18 一家人出门没拔充电器:家里被烧光 4月18日消息,微博话题“一家人出门没拔充电器家里被烧光”冲上热搜榜第一名。据媒体报道,贵州遵义有一家人出门没拔手机充电器,家里引发火灾,当事人表示,全屋烧成废墟,还要承担楼下住户的损失,提醒大家人走断电,莫存侥幸心理。一家人出门没拔充电器:家里被烧光据了解,充电器是一个将高压电变为低压直流电的器件,当充电器接通插座后,就算没有给手机充电,也处于工作状态。充电器长期放在插线板上不拔,不仅会耗电造成浪费,还会持续发热,进而加速器材和材料老化,容易产生短路或者高压击穿现象,引发火... Read More >
202504-18 中国脑机接口新突破!19岁癫痫患者实现意念玩《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日前,脑虎科技宣布,在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脑虎科技、上海微系统所开展的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临床试验再获重要突破——一名19岁右侧额叶癫痫患者成功植入脑虎科技自主研发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两日后顺利进入临床试验。据介绍,通过累计19.87小时的Center-out、WebGrid等经典范式训练,受试者实现了对经典游戏《吃豆人》《坦克大战》和大型复杂游戏《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的精准脑控操作。中国脑机接口新... Read More >
202504-17 让电池返老还童!我国新研究显著延长下一代锂电池使用寿命 快科技4月17日消息,据报道,我国科研团队发现,通过加热下一代锂电池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可以帮助老化的富锂锰基电池恢复电压,让电池“返老还童”。要更大限度提高电动汽车、电动航空器等的续航里程,就需要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其中,发展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关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副研究员邱报介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远超目前商业化应用的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正极材料,可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以上,是开发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攻方向。但富锂锰基电池在经过多次充放... Read More >
202504-16 挑战物理极限!你见过能在天花板上行驶的汽车吗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你见过能在天花板上行驶的汽车吗?近日,英国超跑制造商McMurtry完成了人类汽车史上首次倒挂行驶的壮举。这辆车是怎么做到的呢?它靠的是一套高功率风扇系统,静止状态下就能产生2000kg的下压力,远超其自身1000kg车重,使其能够牢牢吸附于倒置平台表面,并在翻转后完成短距离行驶。挑战物理极限!你见过能在天花板上行驶的汽车吗从性能数据来看,SpéirlingPUREVP1更是让人咋舌。0-92km/h加速仅需1.4秒,超越现役F1赛车的2.5秒,0-30... Read More >
202504-16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官方首次公开成功拯救发射失利的两颗探月卫星 4月15日,在中科院主办的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科研团队介绍了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取得的部分重要成果,首次从官方角度披露了如何拯救发射失利的两颗卫星,基本确认了此前的报道。据介绍,我国专项部署研制的DRO-A/B两颗卫星,在抵达并驻留预定轨道后,已与先前发射的DRO-L近地轨道卫星建立起星间测量通信链路。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基于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全球第1!中国官方首次公开成功拯救发射失利的两颗探月卫星DRO(远距... Read More >
202504-15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前三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今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据了解,今年上榜高校共有58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排名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武汉大学(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根据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拔得医药类大学排名头筹,北京中医药大学位居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名列财经类大学排名首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摘得... Read More >
202504-15 美国科学家欲在实验室造“类人体”:无痛无意识 完美的器官容器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又怪异的计划,他们希望能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一种新型生物体——bodyoids,类人体,有人也称它是类人机器人。什么是类人体?简单来说,类人体就是正常人体的一个“克隆版本”。外形上,和正常人体没有差别,反正就人的样子,通过技术,甚至还可以做到两者容貌一模一样,生理上也是无差别的。但是,类人体是有缺陷的,它没有意识,不会思考,没有任何感受,也不会有疼痛。可以说,类人体就是一具看起来是“人”但没有灵魂的躯壳。科学家创造这样的“行尸走肉”,听... Read More >
202504-15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公布:要求2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 2026年7月施行!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施行,新规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改为了强制性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新标准中包括7项单体测试,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包括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加强热扩散等安全要求。据了解,相比2020年版国家标准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新规修改为“不起... Read More >
202504-15 中科院证实暗能量存在动力学属性,爱因斯坦可能错了 快科技4月12日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重要成果,证明爱因斯坦可能错了!由赵公博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基于“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项目数据证实,暗能量存在动力学属性,爱因斯坦关于暗能量是“宇宙学常数”的假设可能错了。相关成果于4月8日在arXiv预印本网站公布。20世纪初,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方程应用于宇宙时,发现宇宙无法静止,要么膨胀要么收缩,这与他原本认为的“宇宙是静态、永恒不变”的观点相悖。1917年,他引入宇宙学常数(Λ)试图使宇宙保持静止,但1929年... Read More >
202504-14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首个真空室模块吊装就位 快科技4月14日消息,据报道,4月10日,法国卡拉达舍传来重大喜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取得关键进展,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标段(SMSA)的首个核心组件(7号模块)顺利完成吊装并精准就位。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类探索清洁能源的征程迈出坚实一步。ITER组织总干事巴拉巴斯基博士特别致信祝贺,高度赞扬包括中核工程联合体在内的所有参与方展现出的专业水准与奉献精神。作为项目主要承包商,中核工程联合体成功整合中、法、意等国顶尖技术力量,在业主和监理团队的通力配合下,创造了... Read More >
202504-14 制造业能回流到美国吗?不可能!60%美国人阅读水平低于小学六年级 快科技4月14日消息,在特朗普看来,如此大的关税影响下,必然会导致美国制造回流。不过,对于特朗普的癫狂做法,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就公开表示,制造业不可能回流美国。他表示,美国确实需要制造业回流,但问题在于,当前人口的文化水平无法满足再工业化的要求。“我虽然同意特朗普“美国没有制造业”的这一说法,但究其原因是美国的结构性问题。60%的美国人阅读水平低于小学生6年级,这种人口结构很难具备生产力。”以iPhone为例,产业链分析师普遍指出,将苹果极其复杂的供应链整体迁移到美国近...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