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项羽大战樊哙视频(项羽的战斗力极强,樊哙为什么不怕他?) NEW 项羽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项羽斩下会稽太守殷通的脑袋后,他单凭一人之力击杀了数十名手持利刃的大兵,这无疑显示了项羽惊人的战斗力。 然而樊哙对项羽的武力并不感到畏惧,主要是因为他认为项羽的勇武只是一种蛮力,而非真正的智勇。《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 Read More >
202404-25 号称竹林七贤之首的名士嵇康是被哪位将军处死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何会被处死呢?) NEW 嵇康是一位家境贫寒却志向远大、好学上进的文学家。他精通玄学、音乐等多种才艺,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也当过中散大夫。然而,他因不愿归附司马昭集团而遭到其打压。司马昭心腹钟会想与嵇康结交,但嵇康却拒绝了他,这让钟会心怀不满。嵇康的朋友吕安卷入一桩案件,嵇康出面为他辩护,却被司马昭集团借机构陷。司马昭趁机将嵇康和吕安一并除掉,嵇康被朝廷判处死刑。然而,嵇康之死并非仅仅是因为他不愿归附司马氏,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所提出的人生理念,如“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危及到了司... Read More >
202404-25 陶渊明的下场(陶渊明有哪些经历?他为何要归隐呢?) NEW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被尊称为靖节先生,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年,是江西省九江市人。他的家世虽然有官宦子弟的背景,但是门第不高,是庶族出身,因此在那个特别注重门第的魏晋南朝时期,并不受到社会的重视,官场承袭的基础也不太稳固。 陶渊明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立志要像祖父辈一样有所作为,不过他并不适应官场的游戏规则。他曾在官场上晃荡十三年,但是只是担任过一些低级职务,如祭酒、主簿和参军等,最后一次当县令时因为不愿向乡里小孩屈膝,便宣布辞官。陶渊明显然是个不愿意委曲求全的人... Read More >
202404-25 出身显赫的谢灵运,为何仕途却颇为坎坷(出身显赫的谢灵运,为何仕途却颇为坎坷?) 谢灵运是东晋和南朝刘宋时期陈郡谢氏的后代,出身于顶级门阀。他的祖父谢玄是东晋车骑将军和淝水之战的总指挥,被封为康乐公,父亲是谢玄的长子谢王奂。谢灵运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得灵秀漂亮,深得谢玄的喜爱。他在八岁时继承了祖父的爵位,并被世人称为“谢康乐”。起初,谢灵运在朝廷中担任散骑常待,是皇帝身边的顾问和出行的随从,虽然有一定的地位,但没有实权。对于自视甚高的谢灵运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他经常对朝廷要员指手画脚,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很快,他就被人赶出朝堂,被任命为永嘉太守。... Read More >
202404-25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的原因(长平之战时,为何齐韩两国没有出手援助赵国呢?) 在邯郸之战中,魏楚两国派兵支援赵国,但齐国和韩国却没有。为什么呢?首先,对于韩国来说,他们并没有派兵支援赵国的能力。由于韩国地处黄河中游地区,其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而在当时已经很薄弱的东周(洛阳),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在之前的长平之战中,韩国遭到了秦国大军的进攻,损兵折将,丢失了上党郡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已经很难生存了。在那个时期,赵国也处于衰落的边缘,因此如果秦国没有发动邯郸之战,而将这些兵马用来进攻韩国的话,那么韩国很可能会被灭亡。尽管韩国... Read More >
202404-25 蜀国五虎将是哪几位(蜀国的“五虎将”,他们的官职分别是什么?) 五虎上将在蜀汉历史上享有盛名,但为何他们都未被封为蜀汉大将军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五位将军的情况。 首先,关羽是有机会成为蜀汉第一位大将军的,因为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是武将之首,地位不输丞相等官职。但可惜的是,关羽在蜀汉正式建立之前就被杀了。如果他能够在兵败麦城后逃回益州,那么等到蜀汉正式建立时,关羽有很大可能被封为大将军,考虑到他在蜀汉的资历、地位等,这应该是不争议的。黄忠最初是刘表的部下中郎将,后来归顺刘备,并助他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定军山之战中,... Read More >
202404-25 黄歇离开秦国(黄歇如何靠一封信打消了秦国攻楚的计划呢?) 公元前272年,楚国面临着秦国攻打的威胁,楚顷襄王派遣黄歇前往秦国求和。但黄歇在秦国得知了秦国联合魏国、韩国攻打楚国的计划后,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也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机遇。于是,他成功地利用自己的辩才,阻止了秦国攻打楚国的计划。当时,秦昭襄王已经派遣白起进攻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在华阳之战中击败了他们,并擒获了魏国将领芒卯。在此基础上,秦昭襄王正准备出发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黄歇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给秦昭襄王上了一封书信,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在这封信中,黄歇告诉秦昭襄王,... Read More >
202404-25 韩国为什么能位列战国七雄(三晋之一的韩国,为何比魏赵两国弱那么多?) 在三晋之中,韩国一直被认为是最弱小的国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一个,这与它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较小有关。公元前403年,韩国与赵国和魏国一起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国。韩国的疆域主要包括今天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初都在阳翟(今天的河南禹州),灭郑国后迁至新郑(今天的河南新郑)。可以明显看出,在三家分晋之后,韩国的疆域不仅是三晋之中最小的,而且比战国七雄之外的诸侯国,如宋国、巴国、蜀国和越国等的疆域还要小。韩国的疆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今天山西省南部,另一部分是今天... Read More >
202404-25 刘备答应归还荆州全部给孙权,但条件是什么(刘备攻占荆南四郡,为何孙权没有阻止呢?) 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刘备和孙权联合军队,在周瑜和程普的带领下,于赤壁战役中大败曹操。在此之后,刘备与吴国水陆并进,追至南郡,曹操则率军北归,留下曹仁在南郡驻守。在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和周瑜一起攻打南郡,逼使曹仁退守在江陵城。然而,由于江陵城的坚固防御,刘备无法立即攻克该城。因此,他带领军队南下,攻占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县,包括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太守,这些太守们都向刘备投降。这表明,赤壁之战后,孙权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进攻南郡上,这为刘备攻取荆南四郡提供... Read More >
202404-25 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曹仁(曹魏五子良将战功赫赫,为何无一人被封为大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可以分为多个等级,最高的是大将军,然后依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以及偏将军。在曹魏、蜀汉、东吴三国中,大将军是最高的军官,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个人能够升到大将军的位置。首先,我们来看乐进。他之所以没能升到大将军的职位,是因为他在218年去世的时间相对较早,官职止步于右将军。乐进是阳平卫国人,多年来一直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 Read More >
202404-25 刘备入川荆州谁是老大(刘备进入巴蜀之地时,最适合镇守荆州的是谁?) 相对于关羽,诸葛亮是留守荆州的更佳人选。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关羽失去荆州的直接原因是在北伐襄樊时被东吴偷袭,导致兵败被杀。而关羽的一系列行为,包括辱骂孙权的使者和搬空东吴粮仓,都加剧了孙刘双方的敌对关系。相比之下,诸葛亮主张联合东吴对付曹魏,并且在夷陵之战后派遣使者恢复蜀吴联盟,因此更加懂得如何缓和两家之间的关系。 其次,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地位显赫,被封为大将军和左都护,领豫州牧。如果诸葛亮留守荆州,由于诸葛瑾的缘故,孙刘双方的关系可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 Read More >
202404-25 杨奉阴违意思(杨奉本有机会“挟天子”,为何会被曹操抢走呢?) 杨奉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最初是黄巾起义军余部白波军的将领,后来又跟随凉州诸侯李傕。公元195年,汉献帝想要回到洛阳,派人恳请李傕要求东归,最终得到允许,杨奉随汉献帝一起东归。行至十月,郭汜突然反悔,想挟持汉献帝到郿县,杨奉与杨定等人不予理会,与郭汜交战,最终击败了他。但是在公元195年十二月,李傕等人再次追赶,双方再一次大战,杨奉等战败,汉献帝也非常狼狈。杨奉和董承担心夜长梦多,护卫汉献帝趁夜渡过了黄河。 公元196年七月,汉献帝终于辗转进入洛阳,杨奉出屯梁县护卫洛阳... Read More >
202404-25 朱元璋跟康熙什么关系(历史上朱元璋与康熙帝对太子采取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朱元璋和康熙皇帝,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们在处理太子问题上的做法却大相径庭。朱元璋让太子处理政务,并几乎把朝中所有大臣都选为太子的老师,充分信任和放权给了太子。而康熙则对太子十分警惕,并不断更换太子,直到八皇子胤禩才确定为太子。这两位皇帝的做法,背后却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朱元璋是一个具有汉唐文化传统的皇帝,他对开国功臣和权臣的掌控十分重视。因此,他通过让朱标处理朝廷中的事务,来平稳掌控朝廷,并防止权臣们夺位。而康熙则是一个具有满清传统的皇帝,他更加信任大臣,提倡皇权... Read More >
202404-25 乾隆在位期间(乾隆在位时期都做了什么 清朝为何在他手里衰败) 正帝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倾尽全力创造太平盛世,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国库。然而,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却没有继承他的优秀治国才能,反而沉湎于享乐和大兴土木。乾隆皇帝热衷于游山玩水,还大力修建皇家园林,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他的生活方式和政策导致国库不断耗费财富,最终导致国库空虚,短短20年时间内就将雍正皇帝留下的8000万国库挥霍一空。乾隆皇帝的大肆挥霍给大清王朝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嘉庆帝继位时国库已经所剩无几,只能勤俭持家,尽力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