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越王勾践为什么能成功复仇,还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太疯狂了) NEW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湖北省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这件举世闻名的宝物就是“春秋越王勾践剑”。 从这件宝物的名字就能看出,它是越王勾践的佩剑,其展现出来的青铜冶炼水平和铸剑技术远超同时期的中原地区。别看勾践后来成为了春秋霸主,他早些年也曾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与死对头吴王夫差相比,更是输在了起跑线上,那他又是凭什么能逆袭复仇成功的呢? 答... Read More >
202405-12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4种请龙回家方法介绍(万万没想到) NEW 经常听到人说“二月二龙抬头”,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那么如何才可以请龙回家,保佑自己一整年吉祥安定呢?首先要说的就是剪头发了,在过年前后这一段时间,剪头发都是有很多的说法的,首先就有正月里面不能剪头发,否则对舅舅是不吉利的。但是过了正月以后,到了二月二日这个是个龙抬头的好日子,也预示着大家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所以这一天大家都会从上到下的整理自己。尤其是剪头发,要知道古代的理发行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尤其... Read More >
202405-12 苏洵为什么创作了《六国论》?背后有何深意?(墙裂推荐) NEW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呢?苏洵只是想探讨一下《六国》为什么会灭亡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洵的远见卓识,越过千年时光,依旧闪闪发光,引人深思。 苏洵之所以会写下《六国论》,乃是因为,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和战国时六国相似的处境,北宋面临契丹和西夏的威胁,采取了和当年的六国差不多的套路。当年,六国是不断地割地求和,以身饲虎狼,最后连祖宗的家底都没了,国破家亡。而北宋虽然没有割地求和,但却屡屡签订城... Read More >
202405-12 在汉朝之前汉族叫什么?详解汉族的演变(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正是因为西汉的无比强大,所以才有了汉族这个名称,那么在汉朝之前汉族叫什么?其实那时候的中原人民一直以华夏族自居,并将国土以外的民族称为夷,但华夷之分随着战争带来的动荡变迁之间淡化。《尚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势力强大,边疆屡受侵犯,汉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制度上也沿用秦朝旧制,郡县制的编户齐民(即地不动、户不动、人不动)促进了地区族群状态的稳定发展,将各族人民同地域、生产力、生产关系牢固的绑定在一起。 待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名将... Read More >
202405-12 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快来看)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而刘邦在举事前做过的最高官阶也不过是泗水亭长。主吏椽的地位比亭长高,但后来萧何却主动居于人下,推举刘邦做头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句话,叫形势比人强。 还有一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萧何就是那个懂得形势的人,也是那个识时务者。 刘邦的举事,也具备一定的偶然性,刘邦绝非陈胜、项羽那样的野心家,他当时为沛县往咸阳送刑徒,但刚刚走到丰邑西边的沼泽地,就有一些刑徒跑掉了,刘... Read More >
202405-12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两餐,那么后来是如何发展到“一日三餐”的?(难以置信) 一开始物资所限,人们的餐食就跟《黄帝内经》所述一样:“饥则求食,饱则弃余”,没有固定的时间,后来社会发展起来后,相应的用餐礼仪和时间都出现了。古人最早一天只吃两餐,那么后来是如何发展到“一日三餐”的? 一日两餐到一日三餐的演变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下,人们没有意识也没有那个精力讲究什么一日几餐。一日几餐是随着农耕文化发展,农耕技术进步,土地得到较多开垦,粮食产量增加,食物有了比较固定的供给后才逐渐讲究起来的。 商周时代,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各种礼法制度开始制定,逐渐出现定... Read More >
202405-12 古代女子在十三四岁就嫁人了 如果不嫁又会怎么样(越早知道越好) 对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女子的地位并没有现在这么高,当时普通人家的女孩子连婚姻自主权都没有,他们不仅嫁的对象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就连嫁人的年纪也被法律锁死了,比如明朝就规定14岁以上的女孩子必须要嫁人生孩子。 一、古代女孩15岁就算成年,十三四岁嫁人在当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放到现代社会,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才刚上初中,但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在当时的人眼中已经接近成年人了。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中医古籍《素... Read More >
202405-12 “千金”一词本来指的是男子,是如何变成专门指代女子的词汇的?(新鲜出炉) 众所周知现在说“千金”的时候,都是指的女子,那么“千金”一词本来指的是男子,是如何变成专门指代女子的词汇的?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代男子称“千金”的由来 南北朝时期的梁国有个叫谢朏的人,他从小异常聪明,年仅十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声名远播,他的父亲名士谢庄非常喜爱他。一次,谢庄带着谢朏外出游玩,中途,谢庄令谢朏作一篇文章,谢朏不假思索、挥笔而就,同行的当朝重臣王景文看完谢朏的文章后,不吝惜赞美之词,对谢安说:“令郎真是神童,以后定能出... Read More >
202405-12 薄姬的出身如何?为什么嫁给刘邦做小妾?(没想到) 薄姬,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其子刘恒被立为皇帝后,她就成为了皇太后。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薄姬的出身其实很好,其母魏媪为魏国宗室女,但有如此高贵的出身,最后却成了刘邦的小妾,这是为何? 其实,在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有识之士中,只有范增等少数人还唯血统论,认为君王必须出自原来的各国王室之后,将相必须出自原来的各国将相之后。 而刘邦、陈平、韩信、萧何、彭越、英布等起于布衣的王侯将相,并不认可原来那种“龙生龙... Read More >
202405-12 明朝丐帮门派花子门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如何被剿灭的?(不要告诉别人) 有句诗写得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朝很多人吃不上饭,变成了乞丐,那么丐帮门派花子门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如何被剿灭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明朝成华年间,由明宪宗朱见深统治管理,总体来说他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间平复两广,罢黜西厂,合理管控国家经济,使得国库充裕。然而封建社会的管理方式还是存在弊病,很多底层百姓并不能享受到国家的照顾,依然处于无法解决温饱的状态中艰难度日。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只能放下自己的尊严成为街头的乞丐,当乞丐的人数多了,也就形成了... Read More >
202405-12 张良出身高贵又智慧超群,为什么甘愿辅佐布衣出身的刘邦?(速看)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在刘邦的诸多重臣中,出身最高贵的可能就是张良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良的祖父、父亲二人先后给韩国的五任君王当过相国,此所谓“五世相韩”,故而,韩国被秦国灭掉的时候,张良异常悲愤,连死掉的弟弟都没安葬,就散尽家财,寻找可以击杀秦王的人。博浪沙刺秦失败,张良躲到下邳,隐姓埋名期间,得黄石老人真传,学得《太公兵法》,达到“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功力,可... Read More >
202405-12 唐代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有哪些限制和规则?(一篇读懂) 众所周知唐代选拔国家人才、官员,主要有科举、门荫、辟召、军功及门外入流五种途径。那么唐代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有哪些限制和规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唐代选拔人才的标准 (1)铨选制度 唐代的科举制度,也叫铨(quán)选制度。即科举考试及第之人,获得了铨选的入场资格证书,除极少人被可直接授官赴任之外,大部分须等待吏部的铨选。铨,最初意思是“称也”,寓意公平。后衍生授官之意。 唐代李世民在位期间,确定了“四才三实”的人才选拔标准... Read More >
202405-12 薄姬作为刘邦的嫔妃,为什么与自己的儿子葬在一起?(原创) 薄姬,她是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刘恒即皇帝位后,她被尊为皇太后。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是中国古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一种诠释。生则同衾的意思是说,活着的时候,要盖同一条被子,不像现代的有些夫妻那样,搞什么分床睡的花样。 死则同穴的意思是说,死去了之后,要葬在同一个墓穴之中,这叫并骨,预示着生是夫妻死也是夫妻,生生世世都做夫妻。但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却没有跟丈夫刘邦合葬在一处,而是跟儿子刘恒葬在了... Read More >
202405-12 古代贵族男子都能三妻四妾,那么驸马可以纳妾吗?(这都可以?) 众所周知古代贵族男子都能三妻四妾,那么驸马可以纳妾吗?其实历朝历代都是允许驸马纳妾的,只不过每个朝代关于驸马纳妾和驸马婚后的规矩讲究不同。 在唐朝之前的朝代基本都差不多,驸马是可以纳妾,不过前提是要经过公主同意才可以。唐朝也是如此,驸马允许纳妾,但是必须得经过公主同意,可是唐朝的公主们有很大的“公主病”,大多十分刁蛮。唐朝的公主嫁到夫家之后,大多不礼敬公婆,在唐朝如果娶了公主进门就如同请了一个祖宗回家一样,得每天当祖宗似的供起来。按照唐朝的规矩,本来应该是儿子和儿媳每天...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