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这样也行?) NEW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党争起源竟然只是出于私人恩怨。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宪宗元和三年春,朝廷举行贤良方正科考试。当时已获得进士功名的牛僧孺、李宗闵同时进京赴考。牛、李二人在自己的策论文中痛斥朝政积弊,观点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宪宗皇帝和考官们在看过两人的策论文后都非常欣赏,认为二人的水平完全可以列入甲等。然而牛僧孺和李宗闵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文章却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原因很... Read More >
202405-12 郦食其作为刘邦麾下顶级说客,为何被烹杀?(深度揭秘) NEW 郦食其作为秦汉时期刘邦麾下说客,最后落个被烹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项羽的顶级谋士范增出山时,已经七十岁了,算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了。其实刘邦的阵营中,也有一个人,出山时年岁也很大了,六十多了,这个人的智谋不输范增,同时还是刘邦阵营中的顶级说客。 这个人便是郦食其,但郦食其死得很惨,是被人烹杀的,为什么郦食其会落得一个被烹杀的下场呢? 主要是因为韩信的陷害。 在很多不了解韩信的人的眼中,韩信就是个人畜无害的老实... Read More >
202405-12 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不看后悔) NEW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是说,不要在家门口放置三种物品,也不要在院子里种植三种树木,如果放了就会招来厄运和不祥之事。在农村和郊区,每户人家都有一扇门,这是展示自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再贫穷也要有一个像样的门面。但是,大门不仅仅是家庭形象的代表,它在风水学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气运流通的进出口。因此,在大门的摆设上有很多讲究,其中就有一句老话,“门口不放三物”,这句话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在古代... Read More >
202405-12 刘邦选择进行分封,为什么汉朝能国祚长久?(干货满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没有分封,但秦朝二世而亡;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但西楚至存在了五年就灭亡;刘邦也进行了分封,汉朝却国祚长久,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刘邦击败项羽,于定陶称帝,之后不但重新确定了藏荼、英布、吴芮等项羽所封诸侯,还分封了韩信、彭越等不被项羽封王的诸侯,至刘邦临死前,更分封了七个儿子、一个弟弟一个侄子。分封,秦始皇是不搞的,然则秦国二世而亡。 分封,项羽是搞的,然则不到五年,项羽的... Read More >
202405-12 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能通婚?因为最初都是一家人(太疯狂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能通婚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他早年是一名征收田租的小吏,后来因去大贵族春平君家征收租税而得罪了春平君。当时春平君觉得这个小吏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所以准备好好惩治他。可没想到赵奢却对春平君说了一番关于国家大义的严辞,春平君听后觉得眼前这小吏很有才干,于是将他推荐给赵王。赵王安排赵奢掌管全国赋税,赵奢秉公执法,用心打理国库,史书中称“民富而府库实”。 ... Read More >
202405-12 因为韩信的一句话,蒯通差点被杀(一看就会) 蒯通,秦末汉初时期辩士,他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因对由王而侯的结局感到不满,韩信成功撺掇老部下陈豨谋反。陈豨谋反代地自立为代王的消息传到西汉都城长安,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韩信称病不从,打算作乱关中,跟陈豨里应外合,打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不料,韩信刚刚布置妥当,只待与陈豨成功完成接洽,就被人把消息捅到吕后那里了。吕后虽是妇人,但在杀伐决断方面,比刘邦还要狠辣,刘邦当年只是废掉了韩信的王位,还因韩信家乡在淮阴,封韩信为... Read More >
202405-12 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深度揭秘)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每次干仗都是全民总动员,战争规模自然很大。乍听这种说法挺有道理,可仔细分析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规模战争的前提是国内必须要有足够人数的成年男子。根据一些史料中所提供不太确切的数字,战国中期齐国人口约500余万,秦国人口约600至700万,赵国人口将近300万……所有... Read More >
202405-12 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听范增的话杀了刘邦?(难以置信) 项羽本打算击杀刘邦,但在鸿门宴上,却没有听取范增的建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鸿门宴会上,亚父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并不断地摸他佩戴的玉珏,暗示项羽该动手了,应该趁此良机,一举杀掉刘邦,但项羽却始终默然不应。 就在前一天,项羽已经下令,全军好好吃一顿,第二天一早就赶去灞上,击杀刘邦。第二天一早,刘邦只带了百十来个人,来到鸿门,项羽不但没提杀刘邦的茬,还摆酒设宴款待刘邦,对范增发出的杀刘邦信号,一而再再而三地假装看不见。 仅仅过... Read More >
202405-12 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学会了吗)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那么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丝绸之路”的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他在著作《中国》一书中将“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大多数人都认可了这一说法,认为“丝绸之路”是在西汉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开辟的。可事实上,这条贯穿东西两大文明... Read More >
202405-12 项伯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助刘邦脱困?他不是项羽的叔父吗?(不看后悔) 项伯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将门项氏族人,也是项羽的叔父,但他却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困,这是怎么回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鸿门宴的缘起,乃是刘邦左世马曹无伤的一封信。曹无伤在给项羽的信中写道,沛公刘邦欲在关中称王,使秦降王子婴为相国,关中所有的珍宝,都会被刘邦霸占。 项羽接到书信,火冒三丈,立刻传令下去,埋锅造饭,第二天一早便出发,攻打灞上的刘邦驻军。作为项羽堂叔父的项伯,听到这一命令,心急如焚,他的救命恩人张良正在灞上,如果项羽攻打刘邦在灞上... Read More >
202405-11 明朝 末年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燃爆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万历年间,任吏部郎中的顾宪成因得罪了皇帝被贬回家,他回家后在当地找了一个学院开始授课。除了正常讲课外,顾宪成还在学院里传播思想,提倡朝廷广开言路,改善一下现在国内民不聊生的情况。 吏部郎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海内士大夫多附之,“东林”之名自是始。 这样看来东林党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此时的东林党只有学院老师和学... Read More >
202405-11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深度揭秘)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文化方面的差异体现 1.文学艺术南兴而北衰开篇就曾提及南唐历朝历代的君王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多代君王甚至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奖励先进文化创造者,以至于南唐的诗词歌赋非常发达,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历史的记载,李煜在文学和艺术创作方面很有天赋,甚至于他的书法、绘画也自成一派,音乐、歌舞等略有心得,用现在... Read More >
202405-11 敖丙和李艮为何会进入封神榜?都有哪些原因?(太疯狂了) 封神榜是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化现象。《封神演义》是一部关于商末周初封神的神话传说的小说,封神榜则是其中一个章节,讲述了如何封神的过程。在这个故事中,各种神仙、妖魔鬼怪等各种神话人物以及历史人物都参与了封神的过程。这个故事被广泛流传,并且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动漫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在中国文化中,封神榜也常被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某个团体的排名和地位。那么敖丙和李艮为何会进入封神榜? 敖丙和李艮是《封神演义》中的两个人物,他们进入... Read More >
202405-11 渡渡鸟为什么灭绝?是什么导致渡渡鸟的灭绝?(难以置信) 渡渡鸟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渡渡鸟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甚至有些地区已经灭绝了。那么,为什么渡渡鸟会灭绝呢?首先,渡渡鸟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森林被砍伐和开垦,这导致了渡渡鸟的栖息地越来越少。此外,一些人类活动也会对渡渡鸟的生存造成威胁,比如狩猎和捕捉。其次,渡渡鸟的食物供应也出现了问题。渡渡鸟主要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这些食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导致渡渡...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