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 Intel:发布近一年的i9-9900K 依然是目前地表最强游戏处理器 NEW 本周开幕的科隆游戏展上,Intel也鼎力参加。面对处理器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Intel强调,对手在弥补差距方面做得不错,但我们依然拥有性能最强的CPU,而且不止是一款。会上,来自Intel的Troy Severson表示,去年,i9-9900K以世界最快游戏CPU的身份登场,目前这一名号并没有被谁夺去从而发生改变,它依旧地表游戏最强。Severson并不避讳直接拿9900K和对手的Ryzen 9 3900X比较,在Intel强调的真实世界测试中,尽管核心数上Intel处于劣势... Read More >
201908-20 10nm十代酷睿处理器降临 新一代笔记本体验大有不同 NEW 2019年5月底的台北电脑展上,Intel正式宣布了十代酷睿处理器,也就是10nm工艺的Ice Lake处理器,使用全新的CPU、GPU及AI架构,IPC性能大涨18%,游戏性能提升100%,AI性能提升150%。近日,Intel又公布了Ice Lake十代酷睿的详细型号、规格和技术特性,相关笔记本产品也正在陆续走来,首发的就是戴尔XPS 13 2019款,它完美体现了十代酷睿的所有优秀特质,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移动办公和娱乐体验。十代酷睿核显性能翻倍 主流游戏无需独显除了CPU... Read More >
201908-19 14nm产能不足比预期的更麻烦 Intel处理器缺货持续到明年 NEW 去年Q3季度开始,Intel的14nm产能突然告急,作为量产多年的制造工艺,14nm处理器出现缺货让大部分人很不解,但是外界着急也没用,只能等Intel自己提升产能解决问题。为了解决14nm产能不足的问题,Intel去年宣布了如下改进措施:- 2018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15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了10亿美元,这些钱将投入到俄勒冈州、亚利桑那州、爱尔兰及以色列的14nm晶圆厂中,增加14nm产能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 Intel的10nm工艺正在取得进展,良率... Read More >
201908-19 超频并非高手专享:Intel一键超频让CPU性能坐火箭 超频,英文里是Overclock,英文及中文语义中都是纸面上的意思——让CPU超过默认频率运行,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人们之所以追求超频,起初跟DIY一样是为了让低端处理器也能获得更高的性能,以此让处理器性能最大化,进而提高其价值。在这方面,Intel的赛扬300A处理器可以说非常经典,默认频率300MHz的它可以轻松超到450MHz,性能暴增50%,足以让低端的它媲美高端的奔腾处理器。对高端玩家来说,折腾超频是DIY精神的核心,不断挑战最高纪录是他们的目标,为此不惜使用各... Read More >
201908-14 Intel:我们把未来5年的CPU、GPU路线图都公布了 去年12月份,Intel举行了一次Architecture Day(架构日)活动,印象中以往是没有什么架构日发布会的,这也是IDF论坛会议取消之后Intel举行的一次重要活动,公布了许多新技术及CPU路线图,这次架构日会议还是很重要的,在这次会议上Intel公布了未来的CPU架构路线图,公布了Ice Lake处理器及其Gen11核显,还宣布了全新的3D封装技术Foveros。更重要的是,Intel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战略——六大支柱技术,上面公布的CPU架构、3D封装就是... Read More >
201908-12 Intel 10nm酷睿问世 处理器六大神技正式落地 2006年11月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X86四核处理器,2008年Intel推出了旗下首款8核处理器。与以往从单核到双核的过渡相比,4核到8核处理器的过渡用时要长得多,主要原因就在于日常应用的软件及游戏中对多核并不敏感,4核都不落伍,8核是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CPU核心数变化不大,难道这十多年中计算任务也没有发生改变吗?非也,不仅变了,而且变化还是很大的,尤其是近两年来人们对PC以及数据中心的要求改变了很多:CPU通用任务性能要强,整合的核显GPU要能玩主流游戏,... Read More >
201908-12 Ice Lake架构深度解析 Intel的雅典娜女神 Ice Lake是Intel下一代平台的架构代号,随着台北电脑展上的演示,它终于揭下来神秘的面纱。而前不久Intel内部的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CEO已经宣布Ice Lake处理器已经正式向OEM厂商出货,戴尔方面也迅速行动,延期了一个月多的、采用新Ice Lake处理器的XPS 13 7390也迅速上架接受预定并将于近日发货。这意味着Intel的第一代量产级10nm产品(不算Cannon Lake唯一的那款10nm i3)终于要在市场上亮相了,在此之际,小编编译、整理了目前有... Read More >
201908-11 名字长才能让人记住 十代酷睿可不只有名字长! 终于!代号为Ice Lake的第十代Intel酷睿处理器在8月1日的时候正式发布了——包括低功耗U系列和超低功耗Y系列两条产品线在内,这次英特尔总计一共发布了约11款不同的型号,而搭载十代酷睿的笔记本产品,当然也会陆续上市。但在这个节骨眼下,吃瓜群众们最关心的,还是它的性能、参数,以及——这么复杂的命名规则,究竟意味着什么!来,今天就带大家,一文看懂十代酷睿的这些小九九!新酷睿新特性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十代酷睿硬性指标上的变动和改进吧!首先,十代酷睿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商标... Read More >
201908-05 从迅驰、轻薄本再到雅典娜:Intel引领笔记本电脑的三次革命 在2019年这个时候,如果哪家笔记本厂商推出了重量不足1千克、续航还能有10小时,甚至还能玩玩主流游戏的笔记本,99%的消费者都不会惊讶,因为大家现在对轻薄全能的笔记本已经习以为常,早忘记了多年前笔记本是如何的粗大笨重。笔记本最初是为了解决台式机不能移动才出现的新品类PC,它的历史没比PC个人电脑短多少,富士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推出了笔记本。在前期发展史上,IBM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也非常经典。IBM经典的ThinkPad 701C笔记本支持迅驰的笔记本有什么不同?... Read More >
201908-04 Intel 10nm十代酷睿性能首测:提升有限 Intel刚刚正式解禁了Ice Lake十代酷睿处理器,首次普及10nm工艺,拥有全新Sunny Cove CPU架构、11代GPU核显架构,全面应用AI人工智能并集成Wi-Fi 6(Giga+)、雷电3。Ice Lake首批面向轻薄型笔记本,包括U系列、Y系列两类,前者热设计功耗28W或者15/25W,后者9/12W。十代酷睿笔记本还要稍等一段时间才会大量上市,不过很少见地,AnandTech提前拿到了Intel送测的一款样机,体验了次旗舰型号i7-1065G7的性能。i7... Read More >
201908-01 Intel:已申请恢复对华为出口 X86处理器不会影响国家安全 在上周的财报会议上,Intel公司宣布已经部分恢复对华为的供应,日前Intel CEO司睿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向美国政府部门提交了出口申请,请求恢复对华为的供应,目前还在等待政府的批准。今年5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美国公司对华为出口产品需要获得许可,但原则上这类许可都会被驳回,所以上了实体清单的公司一般都会被认为是禁止美国公司与其合作。华为有可能创造另外,6月底中美会谈达成了一致,美国宣布放松对华为的制裁,允许美国公司继续对华为出口技术及产品,但只限... Read More >
201907-30 Intel十代酷睿处理器年底开卖 IPC性能暴增18% 今年5月底的台北电脑展上,Intel正式发布了十代酷睿处理器Ice Lake系列,包括酷睿i7、酷睿i5、酷睿i3三大序列和锐炬Iris Plus核芯显卡,而且都更换了新的LOGO标识,不过十代酷睿主要面向笔记本。 根据Intel在财报会议上的说法,十代酷睿处理器已经已经出货给OEM/ODM厂商,搭载新一代处理器的笔记本、平板等终端产品预计会在今年圣诞节购物季上市。目前Intel已经有2座晶圆厂生产10nm处理器,2021年则会推出7nm工艺,号称媲美... Read More >
201907-27 Intel 7nm独显曝光:最高512个EU单元、浮点性能看齐RX 5700 XT Intel回归独立显卡的决心很大,除了反复提及的产品策略,还建立了Odyssey社区征集玩家点子。经挖掘,Intel官网短暂出现了版本号v26.20.16.9999的测试版GPU驱动,编译文件中出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代号和字符。首先是RKL,即Rocket Lake处理器,10nm还是14nm不详,后者可能性较大,也就是接班Comet Lake。再者就是本文的重点,DG1和DG2,代表Discrete Graphics(独立显卡)似乎水到渠成。至于后面的数字,猜测是执行单元的数... Read More >
201907-26 Intel公布新财报:净利润为42亿美元 同比下滑17% 今天Intel公布了自己第二财季的财报,营收为16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0亿美元下滑3%,而净利润为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0亿美元下滑17%。具体来说,Intel的财报中包含了:客户计算集团营收为88.4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7.28亿美元。在客户计算集团内部,平台营收为79.25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80.65亿美元;其他营收为9.1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63亿美元。数据中心集团营收为49.8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5.49亿美元。在数据中心集团内部,平...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