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Intel 10nm 24核心实锤!传说能到38核心 NEW 移动平台,最多4个核心,最高频率也仅仅4.1GHz。10nm Ice Lake不会登陆桌面,但是会进入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这就是Ice Lake-SP(平台代号Whitely),将会取代现在的二代可扩展至强,将在下个月正式发布。同时推出的还有14nm Cooper Lake,二者都是新的LGA4189封装接口,但后者仅限四路和八路市场。之前我们也见过几次疑似Ice Lake-SP处理器曝光在测试软件中,但都能百分之百肯定。现在,SiSoftware、GeekBench同时出现了... Read More >
202006-01 继第一颗3D打印心脏问世后 现在怎么样了? NEW 记得大概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员使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成功“打印“了世界上第一颗3D血管化心脏,也是第一次有人设计并打印充满细胞、血管以及心室的完整心脏。时隔一年,现在全球3D打印心脏又发展到何种程度了呢?与其他脏器不同,心脏因其体积大、细胞种类繁多且需要自主跳动,才能具有功能。即便3D打印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在医疗领域例如颅颌面外科、骨科、口腔科等不乏3D打印假体植入案的今天,想要3D打印一颗匹配患者的细胞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特性的心脏,依旧非常困难。3... Read More >
202006-01 极值黑洞是否会衰变?可能取决于能量和熵之间的某些联系 NEW 通过仔细研究“极值”黑洞所引出的问题,物理学家揭示了能量和熵之间令人惊讶的普遍联系。“物理学家喜欢探索极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物理学家加勒特·古恩(Garrett Goon)说,“(在极端情况下)你不能走得更远,有些事情正在改变,又有些事情在阻挡着你——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正在发生。”极值黑洞能容纳尽可能多的电荷,它们的命运吸引了理论物理学家的注意几十年来,在物理学家探索自然界极端情况的思维实验中,黑洞一直扮演着主角的角色。这些看不见的天体是这样形成的:当物质变得如此集中,... Read More >
202006-01 小行星以陡倾角度撞地球致恐龙灭绝:其撞击效果更有杀伤力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燃烧的小行星以最糟糕的角度撞击地球(对于恐龙而言),从而导致恐龙物种走向灭绝。在任何情况下,与一颗巨大、快速移动的宇宙抛射体发生碰撞都是灾难性的,但是研究人员最新发现,6600万年前这颗巨大小行星以一个陡倾角度撞击地球,结果导致大量气体和粉末释放出来,其撞击效果要比“浅层碰撞”更具有杀伤性。科学家对该陨石撞击地球的轨道路径进行模拟,制造了跟踪该事件始末的3D模型,从陨石逐渐接近,到发生碰撞,再到整个巨大陨坑的形成。研究发现该陨星从东北方向接近地球,以地平线6... Read More >
202006-01 简直颜值爆表!这么高大上的Win10命令行你见过吗 很多高手都会用到Win10命令行,无论是经典的CMD还是近年的PowerShell,某些功能总得用它们来实现。然而,CMD也好PowerShell也好,颜值实在是完全不能打……一大片纯色背景加上点阵字体,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能不能把Win10的命令行变得更加养眼、高大上?今天就来给大家支招。系统自带的CMD和PowerShell太过枯燥单调我们知道微软已经在Win10中启用了Fluent Design的设计语言,带有高斯模糊和半透明等视觉效果,非常漂亮,但一些模块包括CMD和... Read More >
202006-01 Intel 7nm架构性能首曝:对比六代暴涨80% 2015年,Intel采用第二代14nm工艺的Skylake架构诞生,也就是六代酷睿,当时恐怕谁都没想到,无论是14nm工艺还是Skylake架构,竟然如此长寿,直到今天的桌面级十代酷睿Comet Lake-S仍然是那一套的深度加强版。当然,Intel也有新工艺、新架构,只是在不同市场上进展不同,比如低功耗移动领域已经上马10nm Ice Lake,其中集成的就是新的Sunny Cove CPU架构,官方宣称IPC(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架构性能)相比于Skylake提升了18%。... Read More >
202006-01 AMD锐龙3000XT集体上架:高频率坐实! 消息称,AMD将在6月16日发布升级版锐龙3000XT系列处理器,并将于7月7日上市,也就是锐龙三代上市一周年之际。此前我们已经在3DMark、CPU-Monkey等多个渠道看到了锐龙3000XT系列的规格、性能,现在法国大型零售商Materiel已然将它们摆上了货架。根据产品页面标注的规格,锐龙3000XT系列的代号为Matisse Refresh,也就是现有锐龙3000系列的升级版。其中,锐龙9 3900XT 12核心24线程,基准频率4.1GHz,缓存70MB(L2 6... Read More >
202006-01 不测不知道 这么多的USB漏洞要从何“补”起? 生活中,USB接口可以说无处不在,路由器、打印机、投影机、PC电脑、台式机等等,且使用频率极高。当然,作为硬件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其安全性也至关重要。近日研究人员在Windows、Linux、macOS等系统使用的USB驱动中,发现了26个新漏洞。其实,已有很大一部分的用户接受了“USB设备不安全”这一事实。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多次介绍过与USB有关的安全事件,例如让数十亿USB设备“不眠”的BadUSB漏洞,从键盘、打印机再到U盘,无一幸免。只是此次,漏洞数量众多,且危... Read More >
202006-01 微软向无法升级Win10五月更新用户发送提醒通知:马上就位! 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翻车情况,微软今年依然采取了分批更新Windows 10 May 2020的计划,如果你还没有收到更新通知,千万不要着急。据最新消息显示,微软已面向主流用户推送Windows 10 May 2020(20H1/Version 2004)功能更新,用户也可以手动检查更新。自5月29日开始,微软向那些无法升级新系统的用户发送通知,表示由于用户设备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无法进行升级。如果你手动检查更新之后发现不支持升级,那么你就会收到一条通知:“Windows 10 M... Read More >
202006-01 路由器需要每天都关吗?其实很多人都弄错了 不可否认,无线路由器已经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必备。而大多数家庭的路由器其实都处于24小时开机的状态,很少有人会关闭路由器或者重启路由器,估计也只有路由器出现问题时才会重启路由器吧。而我们使用的路由器真的可以一直不关吗?还是需要每天都关?今天就一起说说关于路由器的那些事儿。该不该关路由器,也许有这些疑问1、路由器可以一直开着吗?路由器可以一直开着吗?这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个疑问。其实无线路由器作为重要的上网设备,在设计路由器时,也考虑到了其长时间及低功耗等工作特性,所以外壳材质也会采... Read More >
202005-29 Intel挖角AMD成功:主机芯片业务前首席架构师跳槽 显卡业务已经成为Intel的重点项目之一,而巨头也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并且非常乐于从AMD那里挖掘人才。这不,Intel最近向媒体确认,原来在AMD担任云游戏和主机半定制SoC业务首席架构师的Ali Ibrahim已于本月加盟Intel,他将担任平台架构与研发副总裁,主要职责包括开发Intel的独显产品Xe。资料显示,Ali在AMD工作了13年的时间。当然,也不总是AMD被挖角,前不久,Intel服务器处理器负责人Dan McNamara就离职跳槽到AMD,负责操盘... Read More >
202005-29 AMD CEO苏姿丰年收入约4亿登顶标普500薪酬榜:比第二名多赚1亿 AMD这些年风头正劲,在x86处理器市场更是如鱼得水,实现翻身。相应的,作为决策核心人物的CEO苏姿丰博士可谓功不可没。据国外机构对标普500上市公司CEO的薪酬统计显示,苏姿丰2019年的综合薪酬收入达到了5850万美元(约合4.19亿),高居第一。由于参与统计的女性CEO占比仅有5%,苏姿丰的成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谓。排在第二位的女性来自洛克希德马丁,Marillyn A. Hewson去年收入为2440万美元,只有苏博士的41%。总榜中排名第二的是Discovery CEO... Read More >
202005-29 土耳其巨型陨石坠落:空中直接爆炸 现场视频曝光 据外媒报道,土耳其当地时间5月27日晚间,土耳其多地的摄像头记录到疑似巨型陨石坠落的情景。监控画面显示,陨石从高处迅速滑落,在空中直接解体爆炸,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将整个夜空点亮,画面很是壮观。专家称,这是典型的“陨石坠落”现象。(视频点此观看)据悉,这也不是土耳其境内发生陨石坠落情况。早在2015年,一块重达230公斤的陨石在坠落过程中爆炸,碎片掉落在土耳其东南部Saricicek的一个小镇。由于陨石中还有稀有金属与物质,并且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当地村民随将这些陨石碎片对外... Read More >
202005-28 太阳诞生在哪里?50亿年前银河系与矮星系的“亲密接触”太阳诞生 目前,西班牙科学家表示,太阳的诞生是由于50亿年前银河系与体积较小的人马座矮星系近距离碰撞所致,这一事件为后续地球生命的孕育拉开了帷幕。对太阳系邻近恒星年龄的分析表明,银河系至少3次碰撞人马座矮星系,每次碰撞事件不久在银河系形成了恒星爆炸式孕育,此类宇宙碰撞引起一系列涟漪事件,其中之一导致了47亿年前太阳的形成。该发现是基于欧洲航天局盖亚卫星的观测结果,该卫星的目的是创建银河系3D地图。研究报告作者、加那利群岛天体物理学研究所(IAC)托马斯·鲁伊斯·拉尔(Tomas Rui...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