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明朝取得“万历朝鲜之役”的胜利,为何却损失惨重?(这都可以?) NEW 万历二十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调动十几万大军,入侵朝鲜半岛,明神宗派出援军,引发一场大规模国际战争,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明朝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明朝虽然最终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却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可以称之为引火烧身! 首先,壬辰战争极大消耗了明朝国力,造成国库空虚。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七年,消耗了明朝大量的物力、财力。按照《明史》的记载,“自关白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还有的资料称,“约费饷银五百八十三万两千余金,又地亩米豆援兵等饷费三百... Read More >
202405-13 宋太祖赵匡胤曾考虑过迁都洛阳,为什么没能成功?(这样也行?) NEW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从汴梁(开封)迁都的想法为什么没有实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北宋可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窝囊的中原王朝,在与北方王朝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被称为“积贫积弱”。而北宋定都于缺乏屏障的汴梁(今河南开封)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北宋在京师屯兵百万,造成“冗兵冗费”的直接原因。作为中... Read More >
202405-13 李显以神龙革命复辟后,为何韦后能掌握大权?(学到了吗) NEW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 背景 李显以神龙革命复辟后,对与其共患难的妻子韦后十分纵容,导致朝政大权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武三思在韦后和昭容上官婉儿的帮助下,位列宰相,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 Read More >
202405-13 在真实的历史上,尉迟恭为何差点把李道宗眼睛给打瞎了?(干货满满)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尉迟敬德为什么差点把李世民的同宗李道宗的眼睛给打瞎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尉迟恭拳打皇叔李道宗”是古代隋唐系列小说和评书的经典章节,塑造了尉迟恭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经典艺术形象。在真实的历史上,尉迟恭(尉迟敬... Read More >
202405-13 玄武门之变能成功,为何唐隆政变却失败了呢?(这样也行?) 为什么有些政变,无论过程多么惊险,多么峰回路转,最后总能像金庸小说中自带主角光环一样大告功成呢?但另外一些政变,无论环境条件与前者多么相似,最后总差临门一脚,功败垂成。明明历史不是写小说,剧情不是随心所欲编的,但为什么仿佛有些人就是天生主角,有些人就是没有主角的命? 成功的和失败的政变之间,究竟差了些什么?现在就让如今的我来尝试解答一下幼时的我这个问题吧。首先我们来看几个成功案例,总结一下正面经验先。 玄武门之变 最出名的宫廷政变,莫过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世民... Read More >
202405-13 蜀汉只是一个地方政权,为什么刘备却能封儿子为鲁王?(快来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没有控制过山东,为什么刘备还封儿子为“鲁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蜀汉的开国皇帝、昭烈帝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几弃妻子,据说有不少子女都被曹操的将领俘虏,等到蜀汉建立时,刘备活到成年的亲生儿子只有三个。除了知名度最高、后来继承蜀汉皇帝的后主刘禅之外,还有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鲁”大... Read More >
202405-13 “唐隆政变”的经过如何?为何太平公主会失败?(干货满满) 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李世民,他开启了贞观之治,第二个想起的应该就是武则天,因为她是第一个女皇,第三个就是唐玄宗,不仅有开元盛世,还有与杨贵妃的缠绵的故事,以及导致唐朝衰落的安史之乱。这是你知道的,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武则天和李隆基之间还有三个皇帝,只不过这三个皇帝走马观花一样上任又下台或者死亡,直到李隆基登上皇位才稳定下来,而李隆基登上皇位也不是一帆风顺,那也是经历了腥风血雨。首先说下当时的形式,武则天退位以后,李显即位,是唐中宗,李显的复位,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 Read More >
202405-13 房玄龄为什么要先下手为强,将杜淹招进秦王府?(真没想到)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此人差点被李世民杀掉,房玄龄为什么却要让他进入秦王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中,房玄龄无疑是影响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有“房谋杜断”的美誉。但鲜为人知的是,谋略与做事只是房玄龄的部分才能而... Read More >
202405-13 中国古代与越南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呢?(这都可以) 自秦始皇在越南北部设立象郡以来,直至清朝,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郡县或者番属国。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上演着一幕幕征服与反征服、叛乱与反叛乱的精彩大戏。 总体来说,自秦朝至隋唐,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领土,没能掀起太大的水花。但是从宋朝开始,经元、明、清四代王朝,在征服与平叛的过程中,都没有从越南占到什么便宜,反而都吃了大亏。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宋朝对交趾的战争:宋神宗年间,越南人李常杰率领10万大军攻打宋朝广西一带,侵占钦州、廉州和邕州,屠杀... Read More >
202405-13 西汉时期,太后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能控制朝廷大权?(怎么可以错过)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朝的大部分太后们为什么都能一直控制皇帝与朝廷大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自从刘邦登基以来,汉朝一直号称“以孝治天下”。除了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之外,每个汉朝皇帝谥号的第一个字都是“孝”比如汉孝文皇帝、汉孝武皇帝等等。既然是“以孝治天下”,太后们自然在政治上拥... Read More >
202405-13 为什么古代的中国始终无法完全征服越南呢?(深度揭秘) 我们知道越南在古代都曾数次被中国统治,曾经在上千年时间内是中国属国,几乎完全学习了中国的建筑、礼乐、文字、科举、儒学,曾经自称“小中华”,也最终从中国的统治中独立了出去。为什么古代中国始终无法完全征服越南? 公元前257年—公元前206年,古蜀国的开明王朝被秦国灭掉后其王子逃到越南河内建立瓯雒国,国土范围包括广西、云南一部分和越南北部。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2年属于南越国时期,早在公元前214年始皇派赵佗和任嚣领大军南征,大军征服了广东、广西、福建和越南北部等地,赵... Read More >
202405-13 开封府在北宋时期为什么拥有特别的地位和影响?(原创)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北宋开封府尹的地位影响为什么远远高于其他朝代的首都长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自从建立以来,北宋就实行“重内轻外”的基本国策,将天下大量的财富和军队都集中在东京汴梁附近。因此东京汴梁的地位和影响远高于北宋的其他城市,开封府尹的地位影响自然也就要大很多了。 其次,从五代后周到北宋末年,连续有四任... Read More >
202405-13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唯独巴比伦王国完全消失呢?(奔走相告)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都会提到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如今,埃及、印度、中国都是一个国家,而巴比伦却在如今的世界地图中,找不到影子。那么,巴比伦王国为啥突然消失呢?在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得到传播,1900年,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是也”。但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非出自梁启超,西方国家早期就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在美国一些历史教科书中也有这类说法。为啥这四个国家能够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呢?从上面... Read More >
202405-13 许敬宗、李义府这些支持“废王立武”的官员究竟是谁的人?(奔走相告)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废王立武”时,许敬宗、李义府这些奸臣到底是谁的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终于完成了“废王立武”这件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大事。而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奸臣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也通过“废王立武”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