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6 矿难来临时矿卡能买么? NEW 虚拟货币的疯狂持续了大半年,最近开始迎来颓势,虽然不清楚是否为矿难前兆,但矿佬受罪,无疑是普通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事情,加上NVIDIA锁算力显卡即将上市,“臭打游戏的”终于能买上显卡了。不过矿难之后,无数矿卡也会流入二手市场,30系也很难幸免,如果你对矿卡没有了解,那么这些二手矿卡可能会是你的噩梦。之前某鱼上数码产品经常能看见“妹子自用”二手电脑和主机,一直堪称二手数码界毒瘤,现在不少矿佬也都开始用妹子作伪装去销售二手矿卡,利用小白的同情心,或者通过大尺度图片勾引X虫上脑的宅男... Read More >
202105-26 Chia硬盘矿价格腰斩 小心二手SSD、机械盘:矿渣坑多 NEW 最近币圈不太稳定,比特币、以太币等价格暴涨暴跌,现在它们的价格反弹回来,但是硬盘矿Chia就没这么幸运,价格现在几乎腰斩,大家要小心一下最近的二手SSD、机械硬盘了。Chia奇亚币被成为硬盘矿,是最近几个月才崛起的新兴数字货币,挖矿主要靠硬盘,所以这两个月来SSD及大容量机械硬盘价格飞涨,价格涨了2-3倍,热门SSD也翻倍了。Chia刚开始挖矿的收益很高,而且一上市价格就很高,前不久达到了1800美元一枚的天价,但是这几天连续下跌,最近价格是822美元,已经腰斩。价格暴跌之后... Read More >
202104-15 显卡之后挖矿的盯上硬盘了 14/18TB大容量硬盘涨价 NEW 比特币、以太币大热,已经使得显卡价格被挖矿炒上天了,RTX 3080显卡售价1万多还是供不应求,然而受害的不只是显卡了,现在硬盘也被盯上了。数字货币种类繁多,除了对显卡挖矿性能有要求,还有的货币对硬盘要求很高,比如最近才流行的chia币,是由原来的BitTorrent的创始人Bram Cohen推出的,他在把BitTorrent卖给孙宇晨之后,进军区块链市场推出chia挖矿。chia挖矿需要硬盘,算法比其他硬盘矿更高级一些,过程中也需要P盘,只能用CPU P盘,还需要一个快速... Read More >
202104-14 Intel P5800X傲腾硬盘实测:不愧是世界最强 Intel最近退役了面向数据中心的P4800X系列傲腾硬盘,因为它发布4年多了,还是PCIe 3.0的,现在Intel主推的是新一代的傲腾P5800X系列,全面支持PCIe 4.0,性能还更强大。新一代的傲腾SSD P5800X采用2.5英寸U.2形态,容量可选400GB、800GB、1.6TB、3.2TB,支持PCIe 4.0,持续读写性能最高7.2GB/s、6.2GB/s(是上代的3倍),4K随机读写性能最高都是150万IOPS,4K 70/30混合随机性能最高180万I... Read More >
202103-05 三星980固态盘曝光:砍掉PCIe 4.0和主控内存、颗粒不变更便宜 在已上市的PCIe 4.0固态硬盘中,三星980 PRO的名号震天响,综合来看仍旧是目前最强的存在之一。不过,日前在一些欧洲零售商处,三星980悄然现身。名字少了“PRO”,三星980有不少变化,比如从PCIe 4.0 x4改为走PCIe 3.0 x4通道,主控不再集成DRAM等。当然,闪存颗粒倒是没有缩水,和980 PRO一样的136层3D TLC。图为980 PRO三星980的性能自然也发生变化,连续读取速度最高3500MB/s、连续写入最高3000MB/s、4K QD3... Read More >
202102-03 内存开涨之后SSD硬盘跟进:一周大涨7% 2021年存储芯片产品确定要进入牛市周期了,1月份的内存价格已经全面开涨,涨幅在5%以上,现在也轮到闪存产品了,SSD价格也出现了急涨。闪存产品涨价也是多方面因素所致,一方面是闪存芯片、用于缓存的内存芯片产能紧张,另一方面主控芯片也因为55nm、40nm工艺晶圆代工产能紧张而影响了供应,再加上PCB、封装等,全流程的价格都在涨价或者缺货。来自中国闪存市场的消息,在这样的因素下,SSD、闪存及U盘等存储产品价格已经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渠道SSD市场,一改之前的温和表现,涨幅扩大... Read More >
202012-11 希捷发布全新RISC-V架构处理器:机械硬盘性能暴涨3倍 近两年,开源开放的RISC-V指令集架构成为行业新宠,诸多科技巨头纷纷研发自己的RISC-V架构处理器。现在,硬盘巨头希捷公布了基于RISC-V架构设计的两款全新处理器,可加快数据中心和边缘的实时分析。事实上,虽然希捷的核心产品是硬盘,但是对于芯片设计经验丰富,硬盘中的很多控制芯片都是希捷自己的,仅仅在过去一年,希捷就交付了近10亿颗集成了RISC-V内核的芯片。希捷新设计的两款RISC-V处理器,其一支持开放标准的内核,旨在实现高性能,已在机械硬盘中完成了功能验证,另一款则... Read More >
202011-09 你想要的大容量来了!影驰擎GA-E 16TB SSD上手:速度喜人 最近几年闪存技术有了很大的革新,大容量SSD也因此随之开始不断的普及,消费级市场已经见到如870 QVO这类单盘容量达8TB的产品。但厂商在追寻容量上限的道路上从未止步,最近影驰就发布了一款企业级的SSD——影驰擎GA-E 16TB SSD。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影驰这款企业级的固态硬盘到底和消费级的SSD有什么区别。16TB大容量影驰擎GA-E 16TB SSD采用标准的2.5寸SATA规格设计,容量高达16TB,这已经足以和传统机械硬盘媲美了。主控则采用了群联的PS3112-S... Read More >
202007-30 带你了解固态硬盘:一文看懂 本期让我们解剖一只固态硬盘,来看看固态硬盘的内部构造。打开一款固态硬盘的外包装,就会发现一块电路板。这就是固态硬盘的本体(SATA接口有外壳)。这块电路板上有众多电子元件,但主要构造就三块,分别是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和缓存颗粒。接下来,让我们看下这些硬件都有什么样的作用。主控芯片顾名思义,起到主要控制的作用。它负责闪存芯片与外部数据接口的连接,以及调节各闪存芯片间的数据读写,确保其损耗平衡。主控的性能越强劲,数据处理、闪存芯片的数据读写控制就会有越好的表现。可以更好发挥出闪存颗... Read More >
202007-07 消费级MLC的最后明珠!最强PCIe 4.0固态硬盘来了 随着近几年的技术发展,用于主流消费级固态硬盘的闪存技术已经变成TLC的天下,存储密度更大的QLC闪存也开始崭露头角,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也比数年前有了较大提升,由于容量和成本的限制,DIY玩家这些年来心心念念的MLC闪存在主流价位产品几乎绝迹,绝大部分品牌的旗舰产品也被TLC全面替代。三星新一代消费级旗舰产品980 PRO,如无意外将会是唯一坚持采用MLC闪存的新一代消费级产品,近日,这款产品终于在韩国通过认证审核,这意味着它离正式上市不远了,而且实锤了它将采用MLC闪存的信息,... Read More >
202006-29 256GB固态和1TB机械硬盘应该怎么选?秒懂 相信不少小伙伴们在购机的时候发现,很多品牌给予了不同的硬盘配置方案,两台笔记本,处理器相同,显卡相同,内存相同,价格相同的前提下,只是硬盘配置不同,一个是256GB固态硬盘一个是1TB的机械硬盘,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我们要先从产品价格上面进行分析,256GB固态硬盘和1TB机械硬盘的零售成本到底是多少,我们在日后自己升级的时候,选择哪个最为方便?在京东商城上面,我们以西部数据为例,1TB7mm制式的蓝盘零售价格在299元。而西部数据m.2制式的固态硬盘449元... Read More >
202004-22 博帝推出PXD M.2 PCIe Type-C移动固态硬盘 最高容量2TB 早在年初的消费电子展(CES 2020)上,博帝(Patriot)就已经展示过采用 USB-C 接口的 PXD 移动固态硬盘产品。现在,博帝 PXD M.2 PCIe 3.0 x4 Type-C SSD 新品终于开售。其采用了浅蓝色的工业级铝制外壳,可选 512GB / 1TB / 2TB 三档容量,起价为 100 美元(约 708 RMB)。博帝 PXD M.2 PCIe Type-C 移动固态硬盘兼容 Windows 10 和 macOS 10.13... Read More >
202004-15 机械硬盘去矣!鲁大师:SSD普及率已达77.72% 如今装机、升级的时候选择硬盘,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首选SSD固态硬盘,其高性能、低功耗、零噪音、防震防摔等等都是机械硬盘望尘莫及的,更何况机械硬盘这些年的技术进步实在乏善可陈,容量更是增长缓慢。鲁大师今天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硬盘市场统计报告,基于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测试数据而来,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市场的情况,但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数据显示,SSD固态硬盘的市场占比已经高达77.72%,也就是差不多每五块硬盘里就有四块是SSD,对机械硬盘市场的侵蚀已经不可逆转。不... Read More >
202003-18 希捷发布IronWolf 510 NVMe SSD:NAS专用、质保五年 NAS网络存储对于硬盘的容量、性能、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一般只适合用高端机械硬盘,但是SSD也正在杀入这一领域。CES 2019上希捷就发布了其首款针对NAS设备的IronWolf 110 SSD,去年末西数带来了WD Red SA500,但它们虽然也有M.2样式,走的却都是SATA通道,性能平平。现在,希捷面向NAS领域发布了全新的IronWolf 510 SSD,M.2 2280样式,支持PCIe 3.0 x4、NVMe 1.3,性能方面持续读取速度可达3150MB/s。...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