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 TLC SSD秒变SLC!寿命延长四倍 NEW SLC、MLC、TLC、QLC、PLC……NAND闪存一路发展下来,存储密度和容量越来越大,但是性能、可靠性、寿命却是越来越差,为了保证正常使用就不得不加入各种辅助技能。如今的TLC SSD,大多数都支持Pseudo-SLC缓存加速,也就是将一部分容量模拟成SLC来换取高性能,但问题就是一旦缓存容量用完,瞬间就会被打回原形。今天,存储厂商敏博(MEMXPRO)发布了一款非常特殊的PC32 SSD,将整个硬盘的TLC都模拟成了SLC!这款硬盘配备的是美光B17A 64层堆叠3D... Read More >
202002-21 威刚发布SE760移动固态硬盘:USB 3.2 Gen2接口、极速1GB/s NEW 对移动存储速度有较高要求或需要扩展现有PC的存储位时,不妨考虑威刚的新品SE760。SE760可选黑色和灰色外壳,尺寸122.2×44×14 mm。内部是M.2-2280 SSD盘位和PCIe-to-USB 3.2 Gen2桥接模块。容量方面可选256GB、512GB和1TB,连续读写速度可达1000MB/s,官方提供3年质保。虽然外部仅一个USB 3.2 Gen2接口(理论带宽10Gbps),但威刚人性化地附送了C2C、C2A两种数据线,可在macOS、Windows、An... Read More >
201912-04 希捷双读写臂硬盘已成功应用于微软云服务集群:速度追上SATA SSD NEW 在SSD的冲击下,机械硬盘显然加快的技术革新的步伐,比如提高盘片容量密度的SMR、EMAR磁记录技术,加快读写速度的多读写臂技术等。希捷已经商用的双读写臂技术名为Mach.2,据介绍,首批产品14TB的Exos 2X14硬盘已经部署在微软的云服务器集群中,为Azure、Exchange等服务赋能。微软云架构师Aaron Ogus表示,测试显示,Exos 2X14硬盘带来了两倍的吞吐量和IOPS。根据此前的官方介绍,8碟14TB的持续读写速度480-500MB/s,基本追上SA... Read More >
201911-18 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比强在哪?放弃机械硬盘吧:固态真香 相信很多玩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电脑用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变得很慢,想升级电脑却又不知道更换哪个硬件。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这是电脑的响应速度变慢造成的原因,响应速度指的是我们点击某款应用程序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硬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电脑是怎样工作的电脑运算某软件时,需要内存从电脑的存储设备提出这个软件的信息然后再交由CPU进行处理,而存储设备就是硬盘了。也就是说软件需要在内存里运行,需要存放在硬盘里,硬盘越大,可以存的东西越多。为啥电脑换了固态会变快CPU与内存之间的... Read More >
201909-10 PCIe 4.0 SSD神速普及:波兰小厂GOODRAM也有 没有想到,PCIe 4.0的普及速度如此之快,尤其是在SSD领域,从消费级到数据中心,从一线大厂到各家小众品牌,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来自波兰的存储厂商GOODRAM也刚刚发布了自己的PCIe 4.0 SSD IRDM Ultimate X,从规格上看和同类产品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也证明了PCIe 4.0 SSD的广泛普及,品牌可选空间越来越大了。这块SSD依然基于群联E16主控,搭配3D TLC闪存(来源没说),容量500GB、1TB、2TB,支持Pseudo-SLC缓冲、D... Read More >
201908-15 美光扩建NAND闪存工厂但不增产 128层闪存有重大变化 日前美光公司在新加坡举行了Fab 10A工厂启用庆典,包括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在内的高层及合作伙伴、供应商、经销商等500多人参加了活动。除了美国本土之外,美光公司在新加坡有编号Fab 10的NAND工厂,2016年又在新加坡成立了NAND卓越中心,又扩建了Fab 10晶圆厂的生产能力,新盖了无尘室等生产设施,提高了Fab 10晶圆厂的生产灵活性。不过在目前NAND闪存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美光虽然扩建了新加坡的Fab 10A工厂,但并不打算增产NAND... Read More >
201908-04 东芝推出RD500、RC500两款电竞级M.2 NVMe SSD 近些年火爆的电子竞技催生了电竞市场的崛起,不少PC厂商纷纷为旗下的产品换上更耀眼的设计和更强悍的性能,以赢得那些电竞用户的欢心。现在,东芝也打算为旗下的M.2 NVMe SSD进行更新,推出RD500、RC500两款定位电竞级的新品,分别满足主流玩家和电竞玩家的需求。东芝RD500、RC500不仅没用上常见的被动散热片的设计,也不支持最新的PCIe 4.0协议。其依旧使用PCIe 3.0 X4接口,并支持NVMe 1.3标准。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使用是来自东芝出品的八通道主... Read More >
201907-29 Team Group发布全球首款水冷SSD:可降温10℃ M.2 SSD发热量越来越大,散热手段也不断升级,散热片越来越复杂、高级,有的甚至用上了热管、风扇,如今终于走到了水冷这一步。Team Group最新发布的T-Force Cardea Liquid M.2就是目前已知第一款用上水冷(严格来说叫液冷)散热的SSD,不过比较简单,是个封闭式系统,内部分为两个腔室,紧挨闪存芯片、主控腔室内的液体被加热后,流到第二个腔室(外有铝质散热片),温度降低后返回,如此往复循环。 由于没有外接冷排之类的装置,实际散热效果不但要取决于... Read More >
201906-28 影驰擎512 SSD评测:好固态可以贵一点? 一、前言:SRAM缓存+东芝TLC颗粒 影驰推出全新“擎”系列SSD在一年前,一块240GB的SSD价格还在600元左右。谁也不曾想到,SSD的价格竟然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出现断崖式下跌,目前多款型号的SATA接口480GB SSD都来到了300元以下的价格,相比一年前,性价比提升了三倍。SSD的白菜价也让消费者可以尽情的选购高容量的型号,市场上的产品也是越来越丰富。近日,影驰推出了“擎”系列SSD,主打大容量,目前有256GB、512GB和1TB三种型号。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便... Read More >
201906-27 SSD新革命!4D闪存创下两大惊人世界纪录 SK海力士宣布,已经全球第一家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128层堆叠的4D NAND闪存芯片,此时距离去年量产96层4D闪存只过去了八个月。SK海力士由此实现了业内最高的闪存垂直堆叠密度,单颗芯片集成超过3600亿个闪存单元,每一个可存储3个比特位,为此SK海力士应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比如超同类垂直蚀刻技术、高可靠性多层薄膜单元成型技术、超快低功耗电路技术,等等。同时,新的128层4D闪存单颗容量1Tb(128GB),是业内存储密度最高的TLC闪存,每颗晶圆可生产的比特容量也比96层... Read More >
201906-25 核心科技全搞定!国产SSD终于雄起了 联芸科技 (Maxio Technology)作为国产SSD主控芯片重要代表,在SATA接口SSD控制芯片及解决方案获得技术突破,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快速成长,并在全球SSD控制芯片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最近,联芸科技展示了其最新的MAP100X系列PCIe、NVMe 1.3接口的SSD控制芯片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全面覆盖高、中、低PCIe接口SSD市场,可全面参与全球同规格SSD主控芯片竞争。联芸科技MAP100X系列PCIe SSD控制芯片包括三款型号:高端:MAP1001带D... Read More >
201906-20 华为自研SSD历史:历经七代、国内唯一杀入全球TOP10 我们都知道华为有自研的麒麟、凌霄等各种处理器芯片,但是你知道华为自研的SSD固态硬盘吗?由于仅限企业级应用,华为自研SSD非常低调,很多人根本不晓得华为还有这一套,其实牛着呢。今天,华为中国官微特意制作了一张图解,详细回顾了华为自研SSD的历史变革,以及超高的质量和可靠性。早在2005年,华为就启动了SSD的预研,此前开始研发PCIe SSD,是业内最早投入的公司之一。此后,华为自研SSD以基本上每两年一代的速度大踏步前进。2007年,华为正式发布了第一代自研SSD,型号为E... Read More >
201906-01 慧荣推出单芯片可携式SSD主控 连续读写大于400MB/s 近日召开的Computex 2019大会上,慧荣科技(Silicon Motion)推出了首款适用于便携式USB SSD的单芯片主控--SM3282。该主控承诺为那些注重成本效益的移动硬盘提供最高400MB/s的连续读取/写入速度。SM3282主控包含一个USB 3.0(USB 3.2 Gen1)主控,以及提供2个NAND通道、每个通道有4个片选(Chip Enables)的SSD主控,整合了3.3V/2.5V/1.8V/1.2V的稳压器,以及其他必要的元件。现该新品采用68... Read More >
201905-29 东芝推出XG6-P NVMe PCIe M.2固态硬盘 海盗船用PCIe4.0 MP600固态硬盘震惊了世界,它提供了疯狂的读写速度。虽然这款产品确实令人兴奋,但现实是,大多数消费者不会很快拥有与PCIe4.0兼容的电脑。许多早期的采用者会购买一个基于AMD X570芯片组的主板和第三代AMD RYZEN处理器,但大多数机器数年都不会支持PCIe4.0。因此,基于PCIe 3.0的NVMe固态硬盘仍将是一段时间内有吸引力的选择,今天,东芝宣布升级其XG6型号,推出XG6-P NVMe固态硬盘,它提供了非常可观的读写速度,并且应该吸...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