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苹果认证翻新M4芯片Mac海外开售:可打八五折 NEW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据报道,苹果已针对美国、加拿大、英国和爱尔兰等市场,在其认证翻新商店中,首次上架了搭载M4芯片的MacBook Pro和Mac mini。苹果公司于2024年10月推出搭载M4芯片的Mac产品,除了上述提及的市场,公司还扩展至比利时、德国、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多国,上市了搭载M4芯片的翻新版MacBook Pro,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相较于苹果官网上的全新机型,这些经过认证的翻新Mac产品以其通常享有的八五折优惠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性... Read More >
202502-13 曝苹果进军机器人行业:最快2028年量产 NEW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分析师郭明錤发文表示,苹果正在为未来的智慧家庭生态研究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目前这些产品仍处于内部的概念验证(POC)阶段。当业界还在争论人形和非人形设计谁能胜出时,供应链研究指出,苹果更重视的是使用者如何与机器人建立认知互动,而非外观设计是否像人,这也意味着感测硬件和软件技术将扮演关键角色。他还表示,从POC阶段到正式开案所需时间视情况而定,根据目前进度和一般产品开发周期来看,苹果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可能要等到2028年或更晚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向来重视... Read More >
202502-13 预售价4.78万!国产K-car五菱之光EV将于明晚正式上市 NEW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五菱之光EV即将于2月14日在广州的浪漫奇妙夜活动中正式上市,预售价区间为4.78-5.08万元。这款定位为“纯电多用途车”的新车支持对外放电和座椅纯平放倒功能,空间布局灵活多变。预售价4.78万!国产K-car五菱之光EV将于明晚正式上市用户可通过五菱汽车App、小程序等线上渠道下订,享受包括购车即赠3.5kW交流充电桩、交付1000元抵扣2000元购车款、金融贴息礼、置换补贴礼二选一、专属服务礼等多重优惠。回顾此前发布的官图,新车外观方正,封闭式前格... Read More >
202502-13 苹果折叠屏iPhone已在路上:蓝思科技供应UTG玻璃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供应商蓝思科技将为苹果折叠屏iPhone供应UTG玻璃。据悉,UTG全称Ultra-Thin Glass,即“超薄玻璃”,其厚度通常在1.2毫米到0.1毫米之间,其中厚度小于0.2毫米的UTG拥有可折叠的特性,其透光率超过90%,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感体验。厂商以UTG作为屏幕基板,可以降低屏幕模组的整体重量与厚度,除了可以让手机更为轻薄外,还可以为电池留下更大的空间。据报道,蓝思科技将是苹果折叠屏设备的主要供应商,有望获得苹果约70%... Read More >
202502-13 周鸿祎称打工混日子是最糟糕选择:最终会变成社会底层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日前,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对话,谈到了创业、95后00后红利等话题。周鸿祎主张要想创业,刚开始可以先从打工开始,但打工不是抱着一种混日子的态度。他表示,如果打工混日子是最糟糕的选择,长期来看混不下去,迟早会被公司发现,会被开掉,如果公司老板很傻帽,发现不了你在混日子,这公司估计也活不长,最终还是要失业。周鸿祎称,混日子你的能力没有增加,那随着你年龄的增加,负担的增加,你的竞争力会日益减少,最终你会变成社会的底层。周鸿祎称打工混日子... Read More >
202502-13 三星、SK海力士将在2025Q1减产:NAND闪存产量至少削减10%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据报道,NAND闪存在2025年将继续面临需求疲软和供过于求的双重压力。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NAND闪存制造商都选择在2025年执行减产计划。其中三星在去年末已经决定削减西安工厂的NAND闪存产量,减少10%以上,另外还调低了韩国华城12号和17号生产线的产量,以进一步降低整体产量。当前,存储器市场,尤其是NAND闪存领域,似乎正步入一个低迷阶段。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NAND闪存价格持续下滑,这一趋势使得供应商对2025年上半年的市场需求前景持... Read More >
202502-13 造车“到底用铝还是用钢”让网友吵翻:理想高管正面回应 你认可吗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汽车到底用铝还是钢,这是不少用户争议话题,而理想高管也是正面回应了这个问题。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表示,造车“用铝还是用钢”的第一驱动力是重量。造车“到底用铝还是用钢”让网友吵翻:理想高管正面回应 你认可吗“造车的朋友都知道,用铝还是用钢,第一驱动力就是重量,没有其它。为啥纯电汽车铝用得多?没办法,100度电池太重了。好几百公斤上去, 轮胎扛不住,刹车扛不住,悬挂也扛不住。于是,纯电汽车先上铝发盖、铝尾门,再来铝悬挂,再来上钢下铝的车身, 后舱和前舱... Read More >
202502-12 三星李在镕刚会见奥尔特曼:OpenAI却将AI芯片订单转投台积电 快科技2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上周三星电子掌门人李在镕在韩国接见了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Sam Altman),李在镕希望三星和OpenAI建立开放式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OpenAI自研AI芯片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这家公司并没有打算将AI芯片交给三星代工,而是投向了三星老对手台积电的怀抱。据悉,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AI芯片的设计,并送往台积电工厂进行流片、制造,其中流片是整个芯片设计流程的最后阶段,标志着最终的设计文件已被送至晶圆代工厂,用于... Read More >
202502-12 比亚迪汉同级别 奇瑞风云A9最新官图发布:激光雷达装上车 快科技2月12日消息,奇瑞汽车发布了风云系列全新中大型轿车A9的最新官图,此次展示的车辆配备有激光雷达,搭载“神行智驾”系统,预计能够实现高速/城市城市NOA以及超视距智能泊车等等。此外,新车还展示出了其格栅点亮后的效果,配合全新的“车厘子红”配色,进一步提升了豪华气场。比亚迪汉同级别 奇瑞风云A9最新官图发布:激光雷达装上车比亚迪汉同级别 奇瑞风云A9最新官图发布:激光雷达装上车除了“智驾款”,风云A9还提供基础版,也就是不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丰富产品阵营的同时可进一步拉低... Read More >
202502-12 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即将上市 快科技2月12日消息,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即将登陆中国市场。据悉,这款车型基于CLAR平台打造,定位为中型SUV,外观内饰全面升级,并全系标配35项高价值配置,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即将上市新车提供豪华套装与M运动套装两种设计风格,配备全新设计的“天使眼”大灯组,采用双L造型日间行车灯,双格栅设计尺寸更大,内部搭配横线与斜线交错的中网设计。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即将上市轴距较现款增加111毫米,达到29... Read More >
202502-12 AMD锐龙AI处理器轻松本地跑DeepSeek:最高支持70B参数 快科技2月12日消息,DeepSeek持续火爆,大家都在体验,但因为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经常会遇到无响应,因此本地部署体验就成了更好的选择,具体规模取决于硬件配置。AMD是最早在x86处理器领域引入AI能力的,锐龙7040系列就率先集成了独立的NPU AI引擎,此后的锐龙8040系列、锐龙AI 300系列、锐龙AI MAX 300系列都越发强大。AMD锐龙AI处理器拥有目前行业最强的NPU,算力高达50 TOPS(每秒50万亿次计算),自然是体验DeepSeek的上佳选择。如... Read More >
202502-12 2025年朋友圈第一波谣言出炉: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 快科技2月12日消息,今天微信谣言过滤器公布了2025年一月朋友圈谣言。一月谣言内容与五险一金补贴、离婚限号、流感等热议话题相关。微信提醒:我们应当保持理性,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消息,避免传播不实信息。共同维护安全、健康、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1、符合相关规定即可申请“五险一金补贴”?近日,有网友反映收到一份所谓《关于五险一金补贴实施通知》,该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员工,均有资格申请‘五险一金补贴’,... Read More >
202502-12 何小鹏回应接入DeepSeek:不追求最新最热 先把智驾做好 快科技2月12日消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周鸿祎直播活动中透露,公司计划于今年5月推出MONA M03 Max顶配版。该车型将搭载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定位为2万美元级别的“顶级智驾产品”。何小鹏回应接入DeepSeek:不追求最新最热 先把智驾做好何小鹏强调,尽管已有20多家国内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但小鹏汽车不追求最新最热,重要的是把智驾做好。他预测未来10年,高阶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将显著提升,从2%增至50%至90%。此前报道显示,MONA M03 Max的5... Read More >
202502-12 微软头显业务画上句号!官方确认放弃HoloLens硬件 快科技2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微软已确认将完全退出HoloLens硬件业务。微软混合现实首席产品官Robin Seiler确认,公司今后将不再发布任何HoloLens头戴设备,其指出:“我们正在从硬件开发转型,但正如去年10月宣布的那样,我们将继续为HoloLens2硬件和软件提供支持直至2027年。”她还提到,微软将重点转向云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将成为美国陆军“综合视觉增强系统”(IVAS)的基础。微软的HoloLens项目曾被寄予厚望,但近年来却深陷困境,2022...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