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苏姿丰:AMD今年将着重为PC、游戏和数据中心带来高性能解决方案 NEW 今日,AMD中国官微刊登了CRN对AMD CEO Lisa Su(苏姿丰)博士的专访,她对2020年业务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根据苏博士的说法,2020将是高性能计算的一年,其中最大的市场机遇是互联设备激增、智能化广泛应用拉动对算力的持续需求,不过挑战在于科技行业的多样性,对AMD来说就是要拿出强大的技术去匹配客户需求。她提到,今年,公司将重点追求高性能CPU和高性能GPU的技术突破,着重为PC、游戏和数据中心市场带来新的高性能解决方案。苏博士指出,根据AMD产品路线图,技术... Read More >
202003-03 i7-10700测试成绩曝光!战平锐龙7 3700X NEW 随着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发售日益临近,相关处理器的成绩不断的被曝光出来。近日,爆料达人@TUM_APISAK在推特曝光了Core i7-10700处理的3DMark跑分截图,总体来说成绩在意料之中。上面一个是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的成绩,i7-10700的物理分数为24070。下图是3DMark Time Spy的成绩截图,i7-10700的物理分数9854。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款处理器尚未发售,因此3DMark并未成功识别。如果对这2个分数没有概念... Read More >
202003-03 国产64核飞腾CPU上阵 2天时间建成1000万员工级疫情管控平台 NEW 飞腾公司发布信息称,他们研发的16nm 64核FT -2000+/64处理器已经用于苏州疫情管控平台,只用2天时间就搭建出一套能够满足10万+企业、1000万数量级员工的平台。进入3月份,各地都要开始复工了,虽然疫情逐渐受到控制,但依然不能放轻松,疫情管控平台是不可少的。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系统”)就承建了苏州市的疫情管控平台建设。中国系统这次没有选择国外的处理器平台,而是选择了国产的飞腾CPU。从2月15日上午收到苏州市平江新城企业复工风险评估的需求,... Read More >
202003-03 日本三洋化成开始建造工厂:明年量产新一代全树脂锂离子电池 3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三洋化成宣布,子公司APB将开始建造工厂,计划明年量产全树脂电池(All Polymer Battery)。三洋化成表示,为实现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全树脂电池”的全球首次量产,已在Echizen市购买了土地和1栋建筑,准备开始建第一座工厂。三洋化成计划从2021年起投产。资料显示,全树脂电池由含有电解液的凝胶状树脂将锂等电极材料进行包裹,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以往电池相比,全树脂电池的特点是可降低生产成本及起火风险。外媒称,全树脂电池有望运用... Read More >
202003-03 CPU大牛:Intel重整处理器研发流程 设计速度提升三倍 去年初Intel将临时CEO、时任CFO司睿博扶正,成为Intel正式CEO,执掌51岁的半导体巨头。司睿博是Intel CEO中少有的非技术出身的,他对这个以技术擅长的公司带来了什么改变?日前美国媒体也采访了司睿博,这次的重点是51岁的半导体巨头如何重整研发的。司睿博提到了Intel近年来采取的多项改革措施及重点产品,比如10nm产能提升、小芯片设计的Lakefield处理器等等。其中一件事又涉及到了著名CPU架构师Jim Keller,他现在担任Intel TSCG高级副... Read More >
202003-02 预量产版特斯拉Model Y曝光 装配工艺提升 近日,外媒曝光了一组预量产版特斯拉Model Y车型的照片。该媒体评论到,其装配水准令人惊讶。长期以来,特斯拉经常因为汽车的装配水平和工艺受到业界和消费者吐槽,尤其是早些年间的Model S和Model X车型。在Model 3车型上,这种抱怨变少了,这得益于特斯拉在生产工艺上的进步。现在,特斯拉希望在即将推出的最新车型Model Y上延续这种得来不易的口碑。目前,一名叫Sterling Picton的相关人士在特斯拉位于弗里蒙特的工程中心附近拍摄到了一辆停放着的Model... Read More >
202003-02 古生物学家在7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发现DNA和蛋白质 据外媒报道,古生物学家宣布在7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发现了有机物。该研究小组称,他们在化石中发现了软骨细胞、蛋白质、染色体乃至DNA的存在证据,这意味着这些细胞的存活时间比人们想象的要长得多。据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白垩纪时期的斯氏亚冠龙软骨化石得到了这一发现。这些特殊的标本由于都还处于幼年阶段,这意味着它们在死亡的时候都还没有具备离开巢生活的能力。研究小组在头骨碎片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的证据。其中两个仍以类似于细胞分裂末期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Read More >
202003-02 学生天文学家发现了17颗新行星 其中一颗大小约与地球相当 据外媒BGR报道,寻找潜伏在太空中的新行星并不像以前那样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不是一个挑战。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等高科技仪器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可用于新发现的数据。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Michelle Kunimoto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发现了17颗新行星。博士候选人Kunimoto是在《天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的主要作者,该论文详细描述了17颗新行星。我们对它们了解不多,但其中至少有一颗大小大约与地球相当,并且像我们自己的星球一样被认为是岩石行星... Read More >
202003-02 美公布“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以来的新发现 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团队日前发表一组论文,展示了“洞察”号登陆火星一年多来的新发现。探测成果显示,火星是一个充满“火星震”、尘暴和神奇电磁脉冲的星球。这组论文共6篇,分别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和《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根据论文,“洞察”号的初步发现显示,火星上有来自遥远而神秘来源的“火星震”,局部表面有强烈的磁力信号,以及特殊的大气运动。据介绍,迄今任务团队已通过地震测量仪“听”到距离“洞察”号数百至数千公里外的450多个震动信号,其中绝大多数可能是“火星震”。“火星震... Read More >
202003-02 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成功 3月1日下午,浙大一院多学科协作在之江院区负压手术室完成了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这位66岁的女性患者,于1月31日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2日转入浙大一院抢救。核酸检测已经连续多天转阴,但双肺实变严重,肺功能受损不可逆,想要延续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肺移植。昨天上午,一位湖南脑死亡患者捐献大爱,肺与患者配型成功。下午3点56分,供肺搭载的飞机落地杭州。晚上9点18分,双肺顺利移植完成。这台高风险、高难度手术,凝结了浙大一院30余位医护专家的心血。肺移... Read More >
202003-02 美国华盛顿州确认第二起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 华盛顿州卫生部门报道称,King County 已确认美国第二起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继前一日宣布一名 50 岁男子感染死亡之后,位于 Kirkland 的 EvergreenHealth 医疗中心又于次日宣布了一名 70 岁的男子死亡。同时该病导致当地另外三人住院,目前全州已有 10 例确诊。需要指出的是,两名男子都有潜在的健康问题(基础疾病)。另外三例中包括两名妇女(分别已有 80 多岁和 90 多岁)、以及一名 70 多岁的男子 —— 三人的身体状况都很是危... Read More >
202003-02 银河系出现大面积光晕:释放炽热气体 温度最高1000万摄氏度 欧洲航天局XMM-牛顿卫星最新观测发现,潜伏在银河系光晕内的气体温度远超过预期,其化学成分也不同于预期,这对我们探索银河系起源提出了挑战。光晕是环绕星系的一个大型环状结构,由气体、恒星、不可见的暗物质构成,它是星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连接着更广阔的星系空间,因此被认为是星系演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前科学家认为,星系光晕包含着单一温度的炽热气体,气体确切温度取决于星系的质量大小。然而,科学家基于XMM-牛顿卫星观测数据获得最新发现,银河系光晕包含不止一种,而是三种不同炽热气体,... Read More >
202003-02 ω-3脂肪酸防癌效果被揭穿 专家:基本没啥用 近日,据外媒报道,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的一项新研究表明,ω-3脂肪酸不能预防癌症。近年来,增加ω-3脂肪酸的摄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提倡,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它可以预防甚至逆转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但东英吉利大学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ω-3脂肪酸补充剂可能会稍微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但也会略微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其带来的有益和有害影响都很小。该研究小组研究了47项涉及未患癌症、癌症风险增加或曾被诊断为癌症的成年人的试验,以及86项有心血管事件或死亡证据的... Read More >
202003-02 恐怖惊悚片《隐形人》上映首周登顶北美周末票房:堪称口碑佳作 环球影业的恐怖惊悚片《隐形人》已于2月28日北美等地上映,近日据外媒报道称,这部影片在首周末取得了喜人的票房成绩,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截至目前,《隐形人》全球首映票房为4920万美元,其中北美首映票房为2900万美元,海外47个市场的首映票房为2020万美元,而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仅仅只有700万美元。而在媒体口碑方面,《隐形人》影片的烂番茄新鲜度已上涨至90%,爆米花指数为89%。外媒普遍认为《隐形人》电影的惊悚氛围塑造得相当到位,演员出色的演技让人印象深刻,《隐形人》称得上...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