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7 NASA宣布载人登月巨型火箭建造完成:2024年重返月球 NEW 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正式宣布,载人登月巨型火箭建造完成,并将于2024年送首位女性宇航员登上月球。这颗名为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火箭(由洛克希德马丁开发)高达65米,是NASA自土星5号运载火箭以来制造的最高的火箭。当然这颗火箭的性能也非常强悍,最高速度高达23马赫。但这颗火箭还是受到了工期推迟与预算上涨的影响,其首次飞行原本预计在2018年11月,而且根据审计报告指出,其预算已从62亿美元上涨至80亿美元,涨幅高达29%。这颗火箭将是美国下一次登月计划“阿耳忒弥斯... Read More >
201912-17 科学家在南极发现地球大陆最深点:可达海平面下3500米 NEW 近日,据外媒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科学家在计算填充冰面下峡谷的冰量时发现了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位于南极东部的登曼冰川下方。报道中指出,研究人员观测了在南极洲登曼冰川中冰块移动的雷达数据,发现该峡谷最深点位于海平面以下3500米。该峡谷长约100公里,宽约20公里,里面没有海水,全部被冰填充。该研究揭示了以前未知的冰脊及众多平坦的坡地,而冰脊能够减缓南极主要冰川的消融。这一最新发现被标注在一张新绘制的南极洲地图上,对人们理解南极未来... Read More >
201912-16 睡觉时我们会被“洗脑”?大脑血液流出脑脊液涌入 NEW 北京时间12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最新研究表明,当人们睡觉时大脑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体神经元会安静下来,几秒之后,血液会从大脑流出,之后一种叫做脑脊液(CSF)的液状物质会涌入大脑,以节奏性脉冲波方式冲刷着大脑。该研究会让大家联想到睡眠时人们是否被“洗脑”?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10月3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首次证明了人类大脑睡眠时脑脊液脉冲和脑波活跃性、血液流动有着密切关联性。科学家知道神经元存在脑电波活动已有一段时间,但在此之前并未意识到脑脊液中也真实... Read More >
201912-11 你真的会用扫地机器人么?石头扫地机器人三大高阶玩法 扫地机器人无疑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智能家居产品之一,IFR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统计显示: 2016~2019年全球扫地机器人销售总量达到3000万台,占家务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量的比例为97.4%。就国内而言,在刚刚过去的双11购物狂欢节中,扫地机器人品类零售量同比增长5.8%,而石头扫地机器人系列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第一台扫地机器人。不过作为货真价实的“机器人”, 石头扫地机器人繁多的传感器带来的丰富功能还是让许多新手一时间摸不着头脑,这里笔者就为大家带来... Read More >
201912-06 SpaceX火箭回收再创新纪录 第46次成功回收助推器 当地时间6日凌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货运龙飞船(Cargo Dragon),按约定执行了第19次空间站补给任务,这也标志着猎鹰9号火箭助推器创造了新的回收纪录:SpaceX猎鹰9号火箭点燃了9台全新的Merlin 1D发动机,从SpaceX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LC-40发射台升空,开始了将货运龙飞船送入近地轨道(LEO)的旅程。这艘飞船得到了新猎鹰9号火箭助推器B1059的支持,这是这种助推器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图1:SpaceX猎鹰9号火箭B1059助推... Read More >
201912-06 美国“龙”飞船升空为空间站“送快递”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5日发射一枚“猎鹰9”火箭,将“龙”飞船送入太空,为国际空间站“快递”去约2.6吨补给及科研设备。美国东部时间5日12时29分(北京时间6日1时29分),“猎鹰9”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约10分钟后,“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第19次为美国航天局执行空间站补给任务。这艘可重复使用的“龙”飞船曾于2014年9月和2017年6月两次执行空间站补给任务。“龙”飞船此次送往空间站的货物中有一个“机器人旅馆”——机器人工具装... Read More >
201912-06 喝完咖啡吃杯子:新西兰航空推出可食用咖啡杯 据Travel Weekly报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新西兰航空推出可食用的香草味的咖啡杯。这款杯子由新西兰Twiice公司开发,由玉米和纸制成。除了可食用外,这款杯子还具有防漏性和耐热性,而且显然也很美味,在倒入咖啡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松脆口感,在航班上享用咖啡后即可当作饼干食用。图:新西兰航空推出可食用咖啡杯 图源:Travel Weekly图:新西兰航空推出可食用咖啡杯 图源:Travel Weekly新西兰航空目前每年供应800多万杯咖啡。在推出可食用咖啡杯之前,... Read More >
201912-06 研究称尽早给婴儿喂食花生和鸡蛋可减少食物过敏的风险 食物过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受影响的人们,治疗通常仅限于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但是,来自英国的一项综合研究现已发现,让儿童尽早接触某些食物与患过敏症的风险降低相关,而且有趣的是,即使受试者没有严格遵守该制度,相关性也很明显。这项Enquiring About Tolerance(EAT)研究从英格兰和威尔士招募了1300多名婴儿。这些孩子被分为两组-早期引入组(EIG)从三个月大开始就被喂食易过敏食物,例如鸡蛋和花生,并定期进行母乳喂养。对于标准引入小组(SIG),被喂食... Read More >
201912-06 NASA拍到罕见卷云形成画面:宛若一道白色彩虹 据外媒报道,很显然,NASA拥有着观测地球的最好视角。日前,该机构就公布了一张源于11月28日美国遭遇一场冬季风暴的太空照片。据悉,这张照片由NASA的气象卫星Terra捕捉到。 从照片可以看到,这张风暴中出现了一道宛如被漂白过的“彩虹”,从内布拉斯加州一直延伸到五大湖。NASA于当地时间周四--地球天文台(Earth Observatory)图片日分享了这张有意思的照片。照片中出现的优雅曲线由喷流条形成的卷云形成。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在卫星图像中发现喷流条的身影,但现在... Read More >
201912-06 中国科学家造出新材料 不被蜘蛛咬 你也能成“蜘蛛侠” 很多人对蜘蛛丝的厉害最直观的了解来源于蜘蛛侠。牵引将要倾倒的大厦,拉住快速奔驰的火车等。因为其具有超强韧性,蜘蛛丝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纷纷想研制出强韧如蜘蛛丝般的材料。在《自然通信》杂志最新的一篇文章中,南开大学的刘遵峰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成功的使用水凝胶纤维制备出了人造蜘蛛丝,达到与天然蜘蛛丝几乎相当的力学性能。Part.1一挥就断,蜘蛛丝凭什么是最坚固材料?现实生活中,蜘蛛丝之所以一挥就断,最本质的原因是,太细。蜘蛛丝其实具有极为特征的机械性能。极... Read More >
201912-06 新研究表明添加铜后可获得更坚固的3D打印钛合金物体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3D打印钛合金物体的技术确实为人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然而成品并不总是那么坚固。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向这些合金中添加铜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通常,当用钛合金3D打印物体时,使用激光有选择地熔化由钛颗粒和其他化学元素组成的粉末。以这种方式,随着每一层熔化的粉末冷却成固体,物品会一次堆积一层。然而,据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科学家称,当材料冷却并结合时,会在材料中形成有问题的圆柱状晶体。这些最终使最终产品更易于破裂和变形。不... Read More >
201912-06 新研究发现海洋污染比预想的严重 海中游泳,呛水难免。但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学家詹妮弗·布兰登日前在《湖沼学和海洋学快报》上发表的论文,你呛进去的不止是咸咸的海水,还有400多颗塑料微粒。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将塑料微粒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块。此前研究认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几颗到上百颗。但是,传统的测量方式是用网过滤海水,只能发现体积足够大的塑料微粒。据统计,在1971—2013年间开展的11000多次的相关实验中,90%使用的是同一类型的... Read More >
201912-06 目的曝光:美国把40只老鼠送上太空竟为增强肌肉 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今天,40只基因修饰老鼠搭乘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发射的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科学家希望借助它们搞清楚如何减缓微重力环境下肌肉和骨骼的流失。龙飞船将于星期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这次试验由美国非营利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杰克逊实验室进行,这些老鼠的部分基因经过修饰,目的是增强肌肉的生长。40只基因修饰老鼠被送上国际空间站能够限制肌肉增长的蛋白质被称作肌生成抑制蛋白,它的作用与能够防止司机超速驾驶的交警相似。科学家希望通过阻止基因修饰老鼠体内肌生成抑制蛋白发... Read More >
201912-06 研究表明人们识别狗狗情绪的能力取决于其成长的文化环境 据外媒BGR报道,即使某些人没有饲养宠物狗,但他们似乎能自然而然地识别狗狗的情绪。一项新的研究试图揭示其中的原因,并表明某些人的成长环境等原因可能使人们与狗狗有着特殊的联系。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任务是邀请来自欧洲和摩洛哥的150多名参与者识别狗狗的情绪。这些志愿者是成组招募的,成年人和五岁至六岁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参加者包括非穆斯林欧洲人以及在欧洲和摩洛哥的穆斯林民众。在穆斯林国家的传统社区中,狗狗经常被视为不纯洁,很少融入家庭。显然,这与穆斯林会讨厌狗狗的错误观念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