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 袁绍是被曹操杀的吗(袁绍那么大优势,为何最终被曹操彻底消灭呢?) NEW 袁绍那么大优势,为何最终被曹操彻底消灭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官渡之战开战前,袁绍派遣颜良、文丑为统兵大将,进攻白马、延津地区,当时谋士田丰等人进谏袁绍说:“颜良、文丑性格狭隘,有勇无谋,并不是担任统帅的合适人选”,而袁绍非但不听取任何人的意见,反而刚愎自用,导致中了曹操的圈套而损兵折将。 后来田丰和沮授多次以形势走向和战略高度劝谏袁绍要以军力优势进行整军修养再进行战斗,但袁绍非但不听取他们的建议反而把田丰关进了大牢之中,最后自己失败了竟然反... Read More >
202404-30 曹操手下最强的将军(曹操手下最强的大将,到底是不是夏侯惇呢?) NEW 曹操手下最强的大将,到底是不是夏侯惇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从曹操起兵的第一天起,夏侯惇就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一直是曹操最为信任和器重的将领,后来担任了曹魏第一任大将军,是武官中官阶最高者。曹操屯驻陈留时,夏侯惇上山打猎,发现一位奇人正在撵着老虎,老虎看见后面的人追来,被吓得魂不守舍,百兽之王竟然就这样任凭他人戏弄。于是,夏侯惇收下了这位奇人典韦作为自己的部将,后来又推荐给曹操当了保镖队长。后来,许褚和典韦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也被曹操收服。夏侯惇作... Read More >
202404-30 曹操为什么不把权力还给汉献帝的原因(曹操为何至死都没有废除汉献帝、自己称帝呢?) NEW 曹操为何至死都没有废除汉献帝、自己称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曹操命不久矣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那时候曹操已经六十六岁,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已经是绝对的高龄。曹操多年征战,身体损耗非常大,晚年疾病缠身,尤其是严重的头疼风病。 公元219年,孙权写信给曹操,劝曹操称帝,曹操拿着信对部下说道:“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东汉朝廷中支持曹操的大臣们也纷纷劝曹操称帝,但遭到了曹操明确的拒绝,“若天命在吾... Read More >
202404-30 关羽放过了曹操(关羽为什么会在两军交锋时放过曹操呢?) 关羽为什么会在两军交锋时放过曹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关羽何人也?汉末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被后世尊称为武圣,关公。 在此之前他和曹操有什关系呢,为什么会在两军交锋时放过曹操呢?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刘备击败了曹操派出的王忠,刘岱。于是曹操亲自出马,最后将刘备打得前去投奔袁绍。与此同时,关羽被曹操生擒,由于曹操十分赏识关羽,便以礼待之,还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后来在曹军与袁军的交锋中,曹操任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出兵增援东郡太守于白马。在此次... Read More >
202404-30 夏侯惇为什么不姓曹(夏侯惇可以斩华雄,为何曹操不让他出战呢?) 夏侯惇可以斩华雄,为何曹操不让他出战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既然当时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身边的武将自然有很多,怎么也轮不到还是马弓手的关羽出战华雄来为盟军壮声威,而且曹操身边也是猛将如云,如李典、乐进、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6人都不赖,战华雄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夏侯惇,从后面的表现来看夏侯惇不仅可以战华雄,或许还可以斩华雄,但曹操为什么隐藏实力,不让他们出战呢?当时华雄奉董卓之命迎战诸侯将领,前期非常顺利,接连斩杀了十八路诸侯的一些三流... Read More >
202404-30 刘备痛哭照片(刘备哭过六次,为何他会哭田豫呢?) 刘备哭过六次,为何他会哭田豫呢?喜欢三国的朋友,肯定知道刘备是一个爱哭的人,一生哭了很多人。当然,最著名的有六次哭,其中就有一哭是哭给田豫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田豫是谁? 公元184年,汉灵帝光和七年,黄巾军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搅动天下。当时刘备担任高唐县令,结果黄巾军打来了,抢占了刘备的城池。走投无路刘备决定投靠当年的老同学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都是卢植的学生。而就在此时,田豫却来投奔刘备,他觉得刘备这个人不错。刘备当时很落魄,... Read More >
202404-30 荀彧一开始为什么支持曹操(荀彧忠于汉室,为何不投靠“兴复汉室”的刘备呢?) 荀彧忠于汉室,为何不投靠“兴复汉室”的刘备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荀彧(公元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荀彧早年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又投奔曹操,曹操见到他就说“这是我的子房啊!”(子房,汉代著名谋士张良)可见曹操如何器重荀彧。后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荀彧是汉末不多的忠臣,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极力反对并谏言:“(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Read More >
202404-30 张飞到底能能不能打过吕布(为什么张飞一个人能够抵挡曹操的十万大军呢?) 为什么张飞一个人能够抵挡曹操的十万大军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为什么张飞一个人能够抵挡曹操的十万大军呢?主要原因是曹操多疑! 当曹操的大军抵达长坂坡时,此时赵云刚刚一人一马从百万军中就会阿斗,然后赵云看到张飞,往张飞的方向走,随后把张飞一个人留在那里断后! 这种情景,如果你是曹操,你会怎么想?有诈!肯定有埋伏!这一切都太巧了!赵云一个人在曹操军中游走,然后全身而退,正好把曹操大军引到长坂坡! 就是这么巧,长坂坡空空如也,就一个张飞!然后张飞... Read More >
202404-30 官渡之战曹袁地图(官渡之战,曹孟德是如何以弱胜强的呢?) 官渡之战,曹孟德是如何以弱胜强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曹操去了如今的河南。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它的地势肯定是一马平川,千里良田,那也意味着无险可守。所以在河南竞争的人物特别多,能成的人物基本没有,因为地形不利,守不住,曹操决定在河南的开拓竞争是非常难立足的。 以上都是河南的不利,但是曹操能在河南拼杀出来一条血路,把不利变成有利,并且带出一支最能打仗的部队,这就曹操的本事。他潜心经营河南,把河南这个地方的各路英雄、各个山头全部打下来,他完成了控制... Read More >
202404-30 曹操为什么不让司马懿辅佐曹丕(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司马懿非常怕曹操,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来言,曹操堪称是司马懿的老师。曹操在征辟司马懿之前,曾请过司马懿的老师胡昭,出山辅佐自己,却遭拒绝,因而曹操说出了“人各有志”这个成语,表示对胡昭的尊重。而胡昭却正是第一位对司马懿,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曹操的性格乖张,“宁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司马懿只要露出一点想谋反的迹象,曹操会把司马懿大卸八块,诛灭九族,根本就不会给机会司马懿。据《魏略》所说,曹... Read More >
202404-30 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要辅佐曹操呢(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要辅佐曹操呢?) 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要辅佐曹操呢?王佐之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选择改变人生。其实,用这句形容三国时期的荀彧,再恰当不过了。早在荀彧少年时期,三国名士何颙就曾惊叹道:“王佐才也!” 何颙为何这么肯定?没人能知道。但历史却印证了何颙的这句话,是何其准确。曹操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没有荀彧的帮助,那是不可能的。不但荀彧自己就能为曹操出谋划策,制定战略规划。且他还为曹操推荐来了大批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位,一位是... Read More >
202404-30 根深蒂固百度百科(眭固是什么人?他有哪些经历呢?) 眭固是什么人?他有哪些经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眭,读音为suī,是一个总人口约2万的罕见姓氏,姓氏源流不明。眭固这个人,说起来确实有点衰,他在史书中的一切行为,不论本意如何,达成的结果都只有一个——成就曹操。他本是黑山贼,于公元191年和于毒、白绕等人一起率众十余万攻略魏郡、东郡。结果被曹操杀得大败,战后,曹操被袁绍上表举荐为东郡太守,正式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盘。这是眭固的第一功。 公元194年,和哥哥袁绍彻底撕破脸皮的袁术,碍于山高路远没法打到袁... Read More >
202404-30 虎豹骑魏豹骑(“虎豹骑”是不是曹魏阵营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呢?) “虎豹骑”是不是曹魏阵营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正史里说曹操的这支特种部队分虎骑营和豹骑营,两营的最高长官以及大小头目均按武艺、智谋、战略战术等实力定夺。当然“一把手”都是由曹操最信任也是最忠心的曹氏将领担任,从曹真、曹休到曹纯,曹操从不让特种部队的指挥权“外落”。我们再来看看虎豹骑的战绩: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的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 Read More >
202404-30 吕布为什么三国第一猛将不能玩(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为何曹操没有收服他呢?) 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为何曹操没有收服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吕布诛杀了董卓,原本是大功一件,得到了汉室和大臣们的支持,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结果董卓旧部李傕和郭汜不死心,攻打了京城。吕布在战乱中逃出,失去了刚得到不久的荣华富贵。 之后,他仗着武艺高超、功高盖主,先后得罪了袁术、袁绍、曹孟德、刘备,最后才被曹孟德和刘备联手攻打。吕布此人结局也令人唏嘘,被曹孟德先缢死、再枭首,最后死无全尸。 1.多次叛变的“二五仔”,吕布此人不忠。吕布在认董卓...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