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战国七雄之中的燕国有哪些名将?战绩如何?(学到了吗) NEW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那么燕国有哪些名将?战绩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乐毅首先,如果说白起是秦国的第一名将,那么,乐毅无疑是燕国的武将之首。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赵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 Read More >
202405-12 顺治皇帝为什么如此憎恨多尔衮呢?(学到了吗) NEW 顺治皇帝为什么如此憎恨多尔衮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此外,顺治下令将多尔衮的家产全部抄没入官,一大批官员被撤职、处分、流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与顺治皇帝母亲孝庄皇太后关系重大。首先,清军入关后,沿袭明制,即年幼的皇子和皇女需由宫中女官、乳母等抚育,因此孝庄住在慈宁宫,顺治在位育宫,经常要几个月才能见面,母子感情越来越淡,到后来关系恶化到几乎难以调解的地步,而顺治认为让他和母亲分开的罪魁祸首就是多尔衮。其次,相信很多人都通过小说或者电视了解... Read More >
202405-12 三国孙吴宗室的墓地选址为什么那么特殊?直接跨越三省?(这都可以) NEW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三国孙吴宗室的墓地选址为什么那么特殊?直接跨越三省?其实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东吴的势力不断扩张,其后代的宗室墓地也就放在了新扩张的领土之上。(一)东吴:三世创业,经营东吴时间长达百年 作为三国时期雄踞我国东南部的一方豪强,东吴在公元229年建国,到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灭,共计享国50多年。其实算上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父亲公元184年从江东起兵帮助朝廷剿除黄巾军开始,到东吴灭亡为止,东吴孙氏集团在江东地区共计经营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 在这些年的时间里,... Read More >
202405-12 孝庄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福全呢?却喜欢玄烨呢?(硬核推荐) 清朝初期有很多迷案,包括顺治驾崩之谜,康熙继位之谜,作为历史上执政时间最久的帝王,康熙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关于他的继位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根据正史记载,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就因病重卧床,临终时候认定当时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也就是康熙皇帝。有意思的是,当时的顺治膝下共有8个儿子,玄烨仅排第二,上有哥哥福全,下有4个弟弟,即常宁、奇绶、隆禧和永干。在这四个皇子中,康熙既不是最长,也不是嫡出,为何最后能超越福全成为大清帝国的新一代帝王呢?静夜史认为有两个因... Read More >
202405-12 太上皇和皇上谁的地位更高?太上皇需要向皇帝行礼吗?(学到了) 众所周知太上皇只是名气响,一般没实权,实权都在皇帝那里,那么太上皇和皇上谁的地位更高?太上皇需要向皇帝行礼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老爹。这货当了三年国君就去世了,和他的老爹做三天国君相似,都没有什么政治作为。所以《过秦论》里说:“延及孝庄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了许多新制度,比如自封“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都是影响千年历史、促... Read More >
202405-12 顺治皇帝临死前为何让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呢?(学到了吗) 清朝促使顺治做出这样的决定?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满清还没成立之初,鳌拜就为满清在四处打天下。可以说他就是满清王朝的开国功臣,为满清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要知道当时鳌拜更是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对于朝廷他忠心耿耿。在崇德二年时,清军开始对明军的一个重要基地发起了进攻,明军得到消息后自然也是严阵以待,双方对阵,大战一触即发。在战场上,鳌拜凭借自己高强的武艺与明军冲杀,他在对战中是第一个冲上岛上的人,一上岛他就直接和明军开始了肉搏战。最终满清军队也成功... Read More >
202405-12 东吴的“淮泗集团”曾经走向巅峰,为什么后来又没落了?(一篇读懂) 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东吴的“淮泗集团”曾经走向巅峰,为什么后来又没落了?其实各中原因很简单,强龙不压地头蛇,伴随着江东本地士族的反击,淮泗集团的没落无法避免。 一、彭城张昭、张休父子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终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与周瑜一起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Read More >
202405-12 顺治帝死后认命的四大辅臣他们的下场如何呢?(奔走相告) 顺治帝死后认命的四大辅臣他们的下场如何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他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概括地说,鳌拜早年出生在将门,骑射功夫过人,是满族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他早年追随爱新觉罗家族南征北战,无论是关外与明军的生死交锋中,还是在入关定鼎中原巩固统治的大小战争中,都展现出了一代武将的英姿勃勃之势,屡建奇功,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忠臣更是功臣。鳌拜的一世英名,却在大势定时晚节不保。 鳌拜是皇太极手下的一员猛将,随着皇太极南征北战,立... Read More >
202405-12 老古话说的“坟边长竹要迁坟,坟前两物变富人”是什么意思?(墙裂推荐) 很多人想知道老古话说的“坟边长竹要迁坟,坟前两物变富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坟墓的两边长了许多竹子,那就代表着风水不利,因此这个人的家眷必须毫不犹豫地为他迁坟。竹子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代表着坚韧,挺拔。在中国古代时期,文人墨客们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诗词画作中加入竹子这个元素,以此来表达他们内心对于理想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追求。因而,竹子在文人眼中是值得一生呵护的珍贵物种。 然而,竹子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地位下跌的。那时候,许多人家中若有人悄然离... Read More >
202405-12 鳌拜被抓住后,为何康熙帝只是将其软禁?(不要告诉别人) 鳌拜被抓住后,为何康熙帝只是将其软禁?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并没有留下继位遗诏。当时新兴的满清因为帝位谁来继承开始出现了矛盾,形成了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夺皇位。皇太极生前旧部正黄旗与镶黄旗支持豪格,多尔衮统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想拥立多尔衮。双方一时僵持不下,形势岌岌可危。鳌拜身为皇太极心腹,是镶黄旗护军统领。坚决支持皇太极长子豪格,甚至与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处,“共立盟誓,愿死生... Read More >
202405-12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为什么周分封天下却保了他800年基业?(燃爆了)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下却保了他800年基业?究其原因,其一是周朝异姓受封者较多,其二是周朝王室的实力更强。 (一)周朝异姓受封者占据半数,异姓诸侯野心并不大据统计,周朝建国时共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40个是周朝王室成员,31个则是异姓功臣受封,王室成员中,还有一部分是周武王的表亲或远亲,儿子被分封的非常少。这样一来,诸侯们身上的王室血脉很少,起兵造反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没有太大的野心去与君王去争夺皇位了。而西汉... Read More >
202405-12 鳌拜是开国功臣,康熙为何非要打倒鳌拜呢?(速看) 康熙打倒鳌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再回答前,我们看看这个鳌拜做了什么坏事吧:鳌拜没有想到有三个不怕死的官员敢于违拗自己换地的要求。他对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极为恼怒,分别以苏纳海“藐视上命”、拨地迟误,朱昌祚、王登联“纷更妄奏”的罪名,俱论死罪。康熙虽然年幼,但心知苏纳海等三人并无大罪,只因惹怒了鳌拜而被妄加罪名而已,于是召集辅政四大臣询问意见。 鳌拜坚持要将三人处以极刑,索尼、遏必隆附和,苏克萨哈知道自... Read More >
202405-12 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旺”是什么意思?(不看后悔) 众所周知古人依据面相特征总结出来很多的说法,那么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旺”是什么意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第一相:谦逊沉稳的面相首先这第一种就是谦逊沉稳的面相,同样这也也是一种性格特点,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而往往具备这种性格的人一般都不会过的太差,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头脑,遇事沉着冷静,不会轻易发脾气或者是做出什么冲动的举动,所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事业上,他们都能做出很好的判断和抉择,人生之路也就更加顺畅。 若是大大咧咧,不管不... Read More >
202405-12 北宋和南宋之间是什么关系 宋朝为何会分为南宋和北宋(没想到) 对北宋和南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宋和南宋,其实也是根据它们各自国都所属的位置来命名的。北宋的国都在现在河南开封,南宋国都在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开封在北,杭州在南,所以就有了北宋和南宋的称谓。从时间上来看,北宋在前,南宋在后。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杯酒释兵权,包公,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等,甚至小说水浒传的时代背景都在北宋。北宋一共延续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