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东吴为何不效仿蜀汉进行北伐扩张呢?(干货分享) NEW 纵观历史,三国时代虽然战乱频繁,却也是名臣猛将辈出的年代。能臣谋士各投明主,导致魏蜀吴三方势力割据半个多世纪,一时间谁也无法征服谁。不过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就会发现,三国之间主要以魏蜀之间交战较多,大多数时候,东吴其实是偏安一隅的。 蜀汉丞相诸葛亮剧照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明知“益州疲敝”也要多次北伐,为此不惜耗尽心血,最终命丧五丈原。相比蜀汉的国力,东吴据有江南富庶之地,人口有52万户,合计230万人,是蜀汉人口(94万人)的两倍还多,兵力自然也更多。至于将领方面,上大将军、... Read More >
202405-21 刘禅不以为然地重用宦官黄皓,最后导致了什么后果?(硬核推荐) NEW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宦官黄皓入朝参政,破坏了朝纲,打压蜀汉贤臣,最终使蜀汉亡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62年,大将军姜维上奏后主刘禅,请求处死宦官黄皓,但后主刘禅却不以为然地说道:黄皓只不过是供我驱使的小臣而已,以前董允在世的时候对他也非常痛恨,我为此也感到恼怒。如今你又何必为了一个小臣而耿耿于怀呢,姜维见后主刘禅为宦官... Read More >
202405-21 清朝的巡抚本来没有兵权,为何后来权利会那么大?(燃爆了) NEW 清朝对地方上的总督和巡抚的职权范围,划分的很清楚:总督管军事,巡抚管民政。但在清朝前期,巡抚在军事上,受制于总督,以及所在省的绿营兵,身份比较尴尬。有的总督辖区只有一个省,比如直隶和四川,就由总督兼理巡抚。有的省则是总督和巡抚同驻一城,比如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同驻武昌,两广总督同驻广州。这种情况下,总督的权限要大于巡抚,毕竟总督有军权。有的省则只有巡抚没有总督。看似没有总督的“压迫”,巡抚可以在省内当老大。比如河南、山东、山西三个省,是没有总督只有巡抚。但各省的军事权也不在... Read More >
202405-21 赵云如何维护刘备的核心利益,揭穿东吴的“别有用心”?(不要告诉别人)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大将赵云乘坐船支,追赶孙夫人的船支,成功夺回了少主刘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15年,刘备依靠强兵拿下益州之后,身边的部将将建议他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赏赐给大家,赵云听闻后,立马对刘备说道:主公,益州的老百姓感刚刚经历过战祸,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将这些田宅房产归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使得他... Read More >
202405-21 蜀汉大将张飞为什么会死于副将张达﹑范强二人之手?(太疯狂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为何身死人手,蜀主刘备道出原因: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21年,蜀汉大将张飞为报关羽之仇,从阆中出兵江州,攻打东吴,临行之际,张飞因为琐事惩罚了副将张达﹑范强二人,使得二人对张飞怀恨再心,当夜,张达﹑范强二人偷摸到张飞的营帐,削其首级投往东吴孙权处,蜀主刘备听闻张飞的死讯悲痛至... Read More >
202405-21 古代弓箭手威力如何 古人能够做到一击必杀吗(不看后悔)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弓箭手有多厉害,可以做到一击必杀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的弓箭是十分厉害的远程攻击兵器,其攻击力的大小和使用者以及弓箭的规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人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学会使用弓箭进行狩猎了。弓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些,是一门技术活,但也要看类型,越简单的弓,其威力越低,在战争中使用的弓都是有着一定要求,按照一定规格制造的,这样他们的威力才能达到统一,从而能够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贡献。至于制作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 Read More >
202405-21 蜀将诸葛瞻有什么性格特征?导致其兵败退至绵竹(全程干货)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将诸葛瞻为何兵败绵竹,魏将邓艾给出原因:缺乏实战经验和斗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大败蜀将诸葛瞻,诸葛瞻率残军败退至绵竹,邓艾派遣使者送信给诸葛瞻,信中这样写道:将军,如果你愿意率部归降,我一定上表朝廷表举你为琅邪王,诸葛瞻看完信后,大怒,命令手下的兵士将邓艾派遣来的使者退出辕门... Read More >
202405-21 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统一天下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学会了吗) 对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原来是这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当我们翻来历史课本,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就是秦朝。秦朝为何能取得辉煌战绩,统一六国,还背击匈奴,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几十年不敢南侵?这些还得益于秦朝建立的前期,秦国拥有中国古代上最强军队,得益于秦国上下至上而下的改革。 秦国疆域图在军事制度方面,秦国军队纪律严明,将军将士誓死效命,奖罚分明。军队士兵不许冒领军粮,违令者就要被派去戍边两年。并且不能私自买卖军... Read More >
202405-21 刘备为什么只好“忍痛割爱”的将张任推出辕门斩首?(这样也行?)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为何斩杀张任,张任的言语给出答案:老臣是不会侍奉二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13年,益州牧刘璋派遣麾下大将张任统帅大军扼守要道,阻挡刘备大军的攻势,但是刘备大军势大,张任无法抵挡,率领残兵败退至雒城,但刘备率领大军穷追猛打,不久,张任城破被擒,刘备念其忠勇,想要收入麾下,但遭到了张任的严词拒绝:老... Read More >
202405-21 康熙皇帝是怎么死的 康熙的死和雍正皇帝有关吗(不要告诉别人) 对康熙是自然死亡还是被雍正弄死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秋天的一天。康熙大帝在他内蒙的狩猎御营中下令锁拿35岁的皇太子允礽,并痛斥允礽“不仁不孝”。他声称,允礽于昨夜潜入御帐,图谋行刺。随即,他宣布废黜太子,把允礽押回北京,终身监禁。康熙帝说完后痛哭仆地,六昼夜未尝安寝...然而,天象示警,在康熙帝囚禁太子的当天,“天色忽暗”,十余日后,即进京的前一天,大风旋绕驾前。接踵而至的类似怪现象,促使康熙帝去反省废... Read More >
202405-21 为什么说庞统死于战场之上,是因为性格导致的?(原创)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庞统死于战场之上,与其说是死于意外,更不如说是性格导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14年,刘备大军兵围雒城,为了尽快攻下雒城,刘备帐下军师庞统亲自带领兵士攻城,不料,城上射来多支飞箭,射中了庞统,庞统当即重伤而死,刘备闻此噩耗,潸然泪下。 庞统,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时期的人杰之一,他本是东吴大都督周瑜的... Read More >
202405-21 雍正皇帝死因是什么 正史中为什么没有记载(万万没想到) 还不知道:揭秘雍正死亡之谜,为何他的死因,连正史都没有记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导语: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强大的等级制度社会,这样的社会,让皇帝成为了天象至尊,皇帝手中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天下,都代表着国家。历史时期一共出现了四百余位君王,每一位君王都以独特的形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秦始皇,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他虽然在史书记载中声名狼藉,但是当人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Read More >
202405-21 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真没想到)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南阳郡太守刘焉为了躲避战乱,向汉灵帝进言,想去州郡担任地方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88年,南阳郡太守刘焉看着东汉朝廷腐败不堪,王室衰败的状况,非常担忧因而向朝廷上谏道: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朝廷应该挑选清廉的官员去担任地州的行政长官,以此来安定民心,不久,刘焉就得偿所愿,被朝廷... Read More >
202405-21 洪武建文永乐年间,赵王朱高燧身上发生了哪些事?(居然可以这样)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 —1431年10月2日),男,汉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赵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他是朱棣的嫡子,跟随父亲参与靖难。 他有一个宅心仁厚的大哥,还有一个永不服输的二哥,都是一母所生。其实,他也很清楚,他的大哥二哥即便都挂了可能也没他的份儿,因为还有贤能的侄子朱瞻基,顺位也在他之前。 他的前半生也不老实,...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