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 热搜第一!525到底是什么日子?请真正开始爱自己 NEW 5月25日消息,今天,微博话题“525”冲上热搜榜第一名。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此节日的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心理专家表示, 爱自己是一种能力,不仅是需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需要关爱自己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和身体健康一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 Read More >
202405-25 中国人吃掉全世界70%的西瓜:西瓜天然为夏天而生 NEW 5月25日消息,微博话题“中国人吃掉全世界70%的西瓜”冲上热搜榜。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夏天马上就要到了,闷热的午间,就想吃上一口西瓜,一个下午都美滋滋。有网友表示,西瓜天然是为夏天而生的水果。资料显示,中国人实际消费的西瓜在7000万吨左右,占全球26个主要西瓜生产国数量的84.5%,中国人不仅吃了自己生产的西瓜,还吃了外国生产的西瓜。专家表示,西瓜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口渴汗多、烦躁时吃上一块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症状会马上改善。西瓜还含有能使血... Read More >
202405-25 世界上最危险的鸟,一脚可以踢穿钢板,人类不敢轻易招惹 NEW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动物的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地理课本上了。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各种形态各异、生态角色各不相同的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在这些独特的动物中,或许还有一些我们平日里并不熟悉的“奇葩”存在,它们可能并不是那些“国宝”级别的动物,却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十分“惹人喜爱”的外表。最近,网络上突然刮起了一阵“食火鸡热”,大家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晒起了这样一种特别的鸟儿。它们高大威猛,一身鲜艳的羽毛,透露出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然而,它们的脚趾却是尖锐无比... Read More >
202405-25 原子弹都杀不死的动物,堪称世界最强?它杀死的人类比战争还多? 老鼠,这种小型哺乳动物,在提及它时,人们总会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它们是生存能力极强的生物,不仅适应了各种环境,甚至在人类的生活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近日,网络上热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只老鼠竟能在光滑的外墙上轻松攀爬至30层高楼!这一幕不仅令人惊叹,更引发了人们对老鼠生存能力的重新审视。难道这些小小的生物真的已经进化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吗?除了爬楼能力,老鼠还展示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特技”。有网友家中的监控视频记录下了这样一幕:在布满粘鼠板的房间... Read More >
202405-25 河北老农离奇经历,梦中3次“瞬移”到千里以外,至今无法解释 引言: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列子-汤问》《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跟斗可以达到十万八千里,如此惊人的距离跨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实际上,古人要是有紧急的军情要传递,靠着快马加急也达不到那样的速度,一般日行800里已经是极限,中途还需要不停地换马换人,才能达到这样的速度。“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年间,唐玄宗为了杨... Read More >
202405-25 女子把iPhone手机留卧室充电去上班 结果把家烧了 快科技5月25日消息,充电过程中意外频发已不是新鲜事,不要留手机、平板等设备独自在家充电。根据淮安消防发布的消息,5月23日11时18分,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的一处民房发生火灾。消防员到达现场后,确认无被困人员,并立即使用破拆工具将门破开。门破开后,大量浓烟从内部冒出。消防员立即使用热成像仪对房内温度进行勘察,并用水枪进行掩护。进入火灾现场后,发现起火地点为主卧室。火势完全熄灭后,再次使用热成像仪进行排查。经过排查,确认火灾是由充电中的插排起火引燃床垫导致的。据户主介绍,起火... Read More >
202405-25 俄罗斯的“火星男孩”,预言地球毁灭可信吗? 火星男孩是指鲍里斯卡Boriska Kipriyanovich,1996年1月11日出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地区。Boriska因为在7岁在篝火旁大谈火星文明和火星上的生活而出名,之后关于他的流言就逐渐增多。号称他在出生两周后,可以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抬起头来时,四个月大就开始会说话,1岁半时开始看报纸和画画,他的大部分绘画涉及到太空风景和各种宇宙事件。Boriska多次声称,他之前是一名火星飞行员。火星人呼吸二氧化碳,一般可高达7英尺(2.1米),在35岁时停止衰老而长生不... Read More >
202405-25 62年前,苏联将一只3岁小狗送入太空,现今它仍在地球轨道流浪 太空,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所在地,尽管科学技术有着很大的发展,但是能够有幸登上高空,一览地球美景的,依然是寥寥无几,而地球上一些动物,也有幸参观到了这番景象。在2013年12月,伊朗使用液体燃料推进火箭将一只名叫“吉利”的小猴子送上了120公里高的外太空,并且顺利返回地面,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实际上,将动物送上天空进行实验的方法,已经是由来已久,美国人就在1959年的时候,将两只猕猴送进天空,并且安全的着陆,遗憾的是有一只在摘除电极的时候,却因为麻醉而意外去世。不过最早进入太... Read More >
202405-24 古代又没有监控,青楼女子为何要花大价钱赎身,而不去逃跑呢? 在古代,青楼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着许多女性的辛酸与无奈。青楼女子,这个群体在历史上扮演了复杂的角色,她们既是才艺双全的艺术家,又是被社会边缘化的对象。在那个没有现代监控设备的年代,人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些女子不选择逃跑,而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赎身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青楼女子的身份和她们所处的环境。青楼,并非一般人能够随意进出的地方,这里有着严格的规矩和制度。青楼女子的行动受到严密的监控,她们很难有机会逃离。即便有机会逃出青楼,她们面临的困难也是巨大的。... Read More >
202405-24 九门提督在古代有多厉害?兵部尚书都没他有权利,简直不能太爽了 中国封建帝制王朝在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一个帝国最重要的当属皇城了,它和我们如旧的首都一样。在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登基,北京就一直是我们的都城,它见证了我们国家几百年的历史。然而作为泱泱大国的都城,皇帝生活的地方,可谓是国家的大动脉了,肯定要强悍的武官镇守。就是这个原因,北京城内的九座城门就至关重要了。它联系着皇帝一家老小和大臣们的安危。 北京城的九座城门想必大家也略有耳闻,不是老北京人,也许并不一定能说全。先科普一下,从正前方看分别是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左边是... Read More >
202405-24 江西出土一座千年古墓,发现46名陪葬女子,开棺后的景象令人沉思 殉葬制度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残酷制度,一般都会用女子或者奴隶作为陪葬,放在墓主人的墓穴中,以供墓主人死后在地下有人服侍。这一制度在我国兜兜转转,曾经多次被废除又多次重新使用,而2006年江西出土的一座千年古墓中,竟然发现了46名陪葬女子,除了她们,还有更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 2006年12月30日,江西靖安县李家村的村民,在李洲坳山下挖土时,挖出来一个非常古怪的青铜器,虽然青铜器的身上布满了铜锈,但是依旧可以看得到精美的纹饰和铭文。村民知道这可能是文物,于是上报到... Read More >
202405-24 古代发配犯人,衙役也要同行押送,路途艰苦,为什么还抢着干? 古代的发配,不管是发配到哪里,差役都是要同行押送的,但是,中途可能会更换押解的差役。这时候,差役相较要走完全程的犯人而言,就要轻松多了。 如果真的要走满全程,差役还要有一个折返,自然会遭受更多的旅途劳顿之苦。不过,视押解的犯人不同,差役们所受的“苦”也是不同的。特别是,这些差役还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所以,即使受苦,他们还是会趋之若鹜。“发配”到底是什么?根据《清史稿·刑法志二》的记载,所谓的“发配”,就是“充军”。充军者,被军队管制,要在军中听后差遣、操练。只不过,到... Read More >
202405-24 古代的守陵宫女是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的?跟想象中的大不同! 在古代,去给死去的皇帝守陵,就跟现在找了一个“混吃等死”的工作一样,前景一目了然。这种生活,对于“无所求者”,自然是“天堂”,可以优哉游哉的怡然自得一生了。可是,对于还有点理想追求的人而言,无异于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痛苦一生,直到生命耗尽。相比伺候活着的人,去伺候死人,肯定要轻松很多,所以,守陵宫女的工作相对而言,并不繁重,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煎熬。宫女守陵始于汉昭帝 秦始皇是第一个正式称“皇帝”的人,始皇帝的骊山陵还未完全建成,秦末农民大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修陵的役徒大部... Read More >
202405-24 中国夏朝起源:现代考古重大发现,“前半夏”在河南郑州? 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被普遍认为是夏都斟鄩,但二里头是夏朝中晚期都城,年代上限公元前1750年,属于“后半夏”。那么,“前半夏”何在?往西往北来看,位于陕西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年代为距今4300—3800年,下限正好可以承接二里头;位于山西临汾襄汾的陶寺遗址,年代为距今4300—3900年,下限也大致可承接二里头。史记曾云“禹出西羌”,孟子称“禹生于石纽,西夷人也”。再以考古来看,难道是石峁或陶寺或西北其他未知遗址是为夏朝,衰败之后来到河洛之间,在此建立了二里头夏?乃至,...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