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英睿达发布全球最快M.2 2230迷你SSD!狂飙7.1GB/s、QLC寿命堪忧 NEW 快科技7月18日消息,美光旗下英睿达正式发布了目前最快的M.2 2230迷你版消费级SSD,型号“P310”,30毫米长度的空间内提供最大2TB容量、最高7.1GB/s速度。英睿达P310采用了群联电子E27T主控,无缓设计,但支持SLC缓存加速,搭配美光自家的232层堆叠QLC闪存,单颗芯片提供1TB、2TB两种版本。它支持PCIe 4.0 x4、NVMe 1.3,标称顺序读写速度7.1GB/s、6GB/s,随机读写速度100万IOPS、120万IOPS。写入寿命220TB... Read More >
202407-18 解锁无限功耗 锐龙9 9950X也只需309W!跑分远超i9-14900KS NEW 快科技7月18日消息,锐龙9000系列将在7月31日解禁上市,但已经有不少跑分泄露,更有网友测试了不同功耗状态下的性能,甚至包括解锁无限功耗,结果欣喜。他一共测试了10种不同功耗状态,对应的峰值频率、实际功耗、核心温度分别如下:无限——5501.0MHz、309W、79.4℃253W——5406.8MHz、252W、66.2℃230W——5477.0MHz、229W、60.5℃200W——5227.0MHz、199W、54.6℃160W——5206.4MHz、159W、47.... Read More >
202407-18 英睿达推出P310固态硬盘:美光首款M.2 2230 PCIe 4.0 SSD NEW 快科技7月18日消息,美光宣布旗下消费级品牌英睿达推出新款固态硬盘P310,这也是其首款M.2 2230 PCIe 4.0 SSD,将SSD带到了最小尺寸的M.2规格上。据悉,此次发布的P310系列,精心准备了1TB与2TB两种大容量选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存储需求。其核心搭载了美光自主研发、业界领先的232层3D QLC NAND闪存技术,这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了存储密度,更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具体而言,P310的顺序读取速度高达7100 MB/s,顺序写入速度也达到了惊人... Read More >
202407-18 微星PRO B650-A WIFI主板上线:银白斜纹散热马甲、三M.2插槽 快科技7月17日消息,微星推出了一款型号为“PRO B650-A WIFI”的主板,采用了大量灵活的工具和便捷设计,并带有Wi-Fi解决方案。据悉,PRO B650-A WIFI主板采用标准的ATX板型设计,确保了广泛的兼容性与扩展潜力。其核心供电系统采用了业界领先的14+2+1相DRPS技术,搭配80A高规格DrMOS,为处理器提供稳定而充沛的电力支持。此外,6层2盎司铜PCB的应用,有效提升了信号传输质量与电气性能,而双8Pin供电接口则进一步确保了供电的稳定与高效。同时... Read More >
202407-18 Arm PC教科书!高通骁龙版Surface Laptop 7上手 在高端轻薄笔记本市场中,微软Surface Laptop系列一直以其卓越的做工设计、独特的美学理念,在Windows轻薄办公笔记本中树立了标杆地位。在设计上与苹果MacBook Air难分伯仲,但在产品体验的关键环节 ——续航时间、发热控制及性能表现上,Surface Laptop系列往往难以与MacBook Air相抗衡。这一差距,业界普遍归咎于传统X86架构处理器的局限性。如今,这一局面正随着高通的强势介入而发生根本性变化。高通凭借其在移动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出了基于ARM... Read More >
202407-17 华硕发布ROG雷神3代氮化镓电源:配备显卡供电智能稳压技术 快科技7月17日消息,华硕发布ROG雷神3代氮化镓电源,该系列电源含有额定功率为1000W、1200W以及1600W三个版本。外观方面,ROG雷神3代氮化镓电源的整体结构与上代产品无太大差别,且保留了立体的RGB角灯,但其电源顶盖与机身侧面的颜色相近,并且风扇格栅上设计有立体的ROG LOGO,观感上一体性更强且更高调。据悉,ROG雷神3代氮化镓电源全面符合ATX 3.0/3.1最新规范,标志着其在电气性能上的又一次飞跃。电源内置两个强大的12V-2 x 6接口,配合华硕自主... Read More >
202407-17 美光发布全新256GB MRDIMM内存:AMD提出 却仅支持Intel 快科技7月17日消息,美光宣布推出全新的MRDIMM DDR5内存条,目前已经出样,可为AI、HPC应用提供超大容量、超高带宽、超低延迟。MRDIMM的全称为“Multiplexed Rank DIMM”,最初由AMD联合JEDEC组织提供提出,思路很简单,就是将两个DDR5 DIMM内存条合而为一,从而提供双倍的数据传输率,而且可以同时访问两个Rank。举例来说,两个DDR5-4800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DDR5-9600,而规划目标是一举达到DDR5-17600。Inte... Read More >
202407-16 369元起 九州风神推出CH170机箱:配多功能数显底座 快科技7月16日消息,九州风神CH170机箱目前已经上架开售,首发369元起。CH170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底部集成的智能数显系统,通过便捷的USB 2.0连接主板,能够实时呈现CPU、GPU、电源三大核心组件的详尽数据,包括温度、功耗、使用率、频率及风扇转速等,四项关键指标一目了然,让玩家对系统状态了如指掌,游戏或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其采用创新三面通风MESH面板设计,搭配可拆卸防尘网,构建出垂直贯通的强大风道,有效提升散热效率,确保内部硬件稳定运行。更令人兴奋的是,用户可... Read More >
202407-16 中国特供版RTX 5090D准备好了!明年1月见 如果没什么意外,下一代旗舰RTX 5090必然是不能卖给中国内地和港澳市场的,甚至是次旗舰RTX 5080都会有点悬,那么还会有类似RTX 4090D这样的特供版吗?答案是肯定的。据最新曝料,RTX 5090D已经准备好了,将会在2025年1月登场。如此算来,RTX 5090必然更早发布,年底到来是没跑了。RTX 4090D主要是限制了CUDA核心数量、频率和超频、功耗,而显存配置完全不变,RTX 5090D应该也会是类似的套路。至于“阉割”到什么程度,还要看RTX 5090... Read More >
202407-16 Zen 5对比初代已提升85%!AMD CPU/GPU/NPU三大新架构揭秘 6月初的台北电脑展上,AMD正式发布了基于新一代Zen 5架构的锐龙AI 300系列笔记本处理器、锐龙9000系列桌面处理器,均将在7月份上市。当时,AMD比较罕见地大方公布了具体型号命名、规格参数(隔壁的Lunar Lake还只有架构和技术),不过关于新的CPU/GPU/NPU架构并没有讲太多,桌面上的新一代主板芯片组也只说了一个大概,算是留了一些悬念。上周,AMD特意在美国举办了一场Zen 5 Tech Day技术活动,终于揭开了新架构的神秘面纱,并公布了更多性能数据、技... Read More >
202407-15 从未发布的RTX 4070 10GB突然现世:核心数量很SUPER NVIDIA历史上有很多设计好了但从未发布的型号,RTX 30、RTX 40系列都有不少,现在我们就看到了一款RTX 4070 10GB,相比市售版本核心数量、显存容量都迥然不同。RTX 4070核心编号AD104-250,配备5888个CUDA核心、192-bit 12GB GDDR6X显存,核心频率1920-2475MHz,显存频率21GHz,整卡功耗200W。这个RTX 4070 10GB的核心编号则是AD104-275,显然高出一个档次,CUDA核心数量达7168个,... Read More >
202407-15 欧洲小国立陶宛研发DNA硬盘:立志3年内搞定 立陶宛,一个在科技届名不见经传的欧洲小国,居然野心勃勃地发起了“DNA硬盘”项目,而且要在3年内搞定。据悉,该项目正式名为“DNA微型数据自主归档工厂”,缩写为DINAMIC,由立陶宛一家基因科技公司Genomika联合考纳斯理工大学超声波研究所(KTU URI)等机构共同推进,目标是在3年内研发出以DNA作为存储介质的全新数据存储设备,利用DNA四个碱基(CGAT)来替代现有的0、1。Genomika公司称,DNA存储不仅可以解决空间问题,还能减少数据中心散热用水量,降低... Read More >
202407-15 华硕发布Dual GeForce RTX 4060 V3显卡:新款双风扇散热设计 快科技7月14日消息,华硕宣布推出Dual GeForce RTX 4060 V3 8GB GDDR6显卡。采用了新的散热器设计,与V2版本的尺寸差不多,但是更换了更为简洁的散热器外观设计,而且换用了尺寸更小的风扇,并提供了标准版和OC版。据悉,Dual GeForce RTX 4060 V3 8GB GDDR6的整体尺寸为202 x 120 x 40.1 mm,相比之前版本的202.2 x 120.3 x 40.1 mm没有太大差异。其搭载了双风扇散热解决方案,使用了两个轴... Read More >
202407-15 RTX 50全系功耗泄露:5090突破500W、5060太过分了 快科技7月15日消息,NVIDIA Blackwell RTX 50系列显卡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布,性能肯定会再次飞跃(哪怕A卡跟不上),但大家更关心功耗会不会进一步爆炸?看来确实会有一点点增加。在某电源厂商的功率计算器中,赫然出现了RTX 50全系列的TDP功耗设定,当然不一定完全准确,可能只是厂商的占位符,NVIDIA也可能随时更改规格设定。RTX 5090被标注为500W,相比现在的RTX 4090又高了50W,意料之中。RTX 5080、5070、5060分别为350...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