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重力波来源不只致密天体碰撞,也可能是科幻曲速引擎失效 NEW 曲速引擎目前是仅存于科幻小说的先进太空推进系统,但一群来自英国、德国的科学家最近研究曲速引擎背后科学原理,推测曲速引擎失效后或许会引起可被人类侦测到的重力波。 以光速前往距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恒星系统尚需4年光景,更谈不上目前人类太空推进技术远不及光速,离开太阳系这个远大抱负因该直存于想象中。受爱因斯坦启发,物理学家米给尔·阿库别瑞(Miguel Alcubierre)在1994年首次对曲速引擎(Warp Drive)进行数学建模,根据他的说法,曲速引擎是种由负能量(N... Read More >
202406-25 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陨石坑?41亿年前,月球遭到过严重轰炸 NEW 一种广泛的观点是认为月球上的陨石坑的形成是因为月球表面被天体撞击形成的。这些陨石坑中比较著名的有厄勒夫环形山、哥白尼环形山和莫斯科维奇环形山等等,当然最大的当数贝利环形山,其直径更是达到295公里,它们直径超过1000米的共有3300多个,然而这些陨石坑瑞典著名的是数量众多。为什么说月球上的陨石坑数量众多呢?为什么月球的背面会比月球的正面更多这些陨石坑又为何如此之大,而且这些陨石坑是否都是月球早期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先去了解下月球的陨石坑是怎么形成的... Read More >
202406-25 经受近3000℃灼烧,嫦娥六号顺利返回地球:外部被烧得面目全非 NEW 6月25日,嫦娥六号探测器返回器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降落,结束了为期约53天的飞行之旅。在这次飞行任务中,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环绕月球、着陆月球背面、月球表面采集样本、月球表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等过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可以说是一气呵成。虽然人类历史上曾经发射了很多探测器、载人飞船进行登月,也从月球上面带回了很多月球样本,例如在阿波罗载人登月期间,美国登月宇航员就曾经带回了大约382公斤月球岩石等样本,但是之前的那些月球取样返回地球任务的着陆点都位于... Read More >
202406-25 曾毓群:宁德时代8吨级电动飞机最快3年后见 航程最远3000公里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据报道,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透露了电动飞机的最新信息。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已经成功试飞4吨级民用电动飞机,正在“积极投入”并加速8吨级研发。该8吨级飞机预计于2027到2028年发布,届时可支持约2000到3000公里的航程。该飞机使用宁德时代最前沿的——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度500Wh/kg,属于航空级电池,是当前电动车能量密度的2倍。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这是宁德时代在电池上的一个重要巨大突破,凝聚态... Read More >
202406-25 宇宙开始产“树莓”了?其实是新发现的超新星遗迹! 宇宙开始产“树莓”了?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新的超新星遗迹(SNR)候选者——昵称为“树莓”,是在银河系的盾牌座-半人马臂的近侧被发现的。超新星残骸(SNR)是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弥漫性膨胀结构。它们包含从爆炸中喷射出来的膨胀物质,以及被爆炸恒星冲击波扫过的其他星际物质。研究超新星遗迹很有必要,因为它们在星系演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分散了超新星爆炸产生的重元素、提供了加热星际介质所需的能量。超新星遗迹还被认为是银河宇宙射线加速的原因。新发现的银河系SNR候选者名为G308.73+... Read More >
202406-25 强磁风助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生长 包括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科学家在内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望远镜,发现了一种由磁场产生的强大旋转风。他们认为,这种强风正是帮助位于ESO320-G030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生长的重要力量。而且,黑洞的生长和“婴儿”恒星的生长都涉及类似过程。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旋转磁风促进超大质量黑洞生长。图片来源: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官网包括银河系在内,大多数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是如何生长到数百... Read More >
202406-25 难以解释的质量洞:在“宇宙黎明”看到了一个成熟的类星体 大家好,我是超自然现象探索官,感谢您的观看,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个"关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处于宇宙发展非常年轻阶段的星系——“宇宙黎明”。来自名为 J1120+0641 的星系的光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几乎与宇宙演化至今所需的时间一样长。测量结果显示,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当时的质量可能超过十亿个太阳质量,这让天体物理学家感到困惑。宇宙历史的前十亿年对科学提出了挑战,因为星系中心已知最早的黑洞质量惊人。它们是如何变得如此庞大、如此迅速的?新的观察结果... Read More >
202406-25 月壤+1!探秘数百万年前宇宙事件 科技日报记者 薛岩近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召开第七次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公布了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发放名单,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得200毫克(mg)嫦娥五号表取月壤样品,这也是中核集团开展月壤研究以来,第二次获得月壤样品。原子能院是本次获批项目中唯一得到破坏性使用许可申请的单位,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极低丰度核素铁-60(⁶⁰Fe)的测量。研发团队正在推进实验工作。图片来源:中核集团铁-60是一种主要来自超新星爆发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达260... Read More >
202406-25 今日返回地球!嫦娥六号完成轨返解锁分离 嫦娥六号探测器已于本月初先后完成月球背面软着陆、采样、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等工作,按计划,嫦娥六号将于今天(6月25日)返回地球。13时22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解锁分离,轨道器按计划完成轨道规避机动。(央视新闻客户端)... Read More >
202406-25 听宇宙的涟漪,这是一种新的探索思路吗? 太空时间内首个重力波探测器‘LISA’将捕捉线索“截止到现在我们观察喜剧好像是看静态电影一样,利用LISA捕捉太空时间线索,好像加入了游戏转换器,动态图片有了声音”第一次引力波探测艺术作品展示了LISA的激光武器,因为它检测到了所谓的引力波的涟漪(图片来源:ESA)人类的第一个基于太空的引力波探测器已经获得批准。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任务由三艘航天器组成,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引力波探测器,是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之间的合作,它将于2030年代中期推出。1月25日,... Read More >
202406-25 韦布望远镜发现最早球状星团,位于大爆炸后4.6亿年的“宇宙宝石弧”星系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据《自然》24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瑞典科学家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在宇宙大爆炸后4.6亿年的一个星系中发现了球状星团。这可能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圆球状星团,这一发现有助人们理解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周围一个球状星团。研究团队认为他们在“宇宙宝石弧”星系中看到的星团也将变成这样。图片来源:《自然》网站研究年轻星系为了解再电离时期(大爆炸后约37.9万年开始的一个主要相变过程)星系特性及其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窗口,但是这些星系太... Read More >
202406-25 定居月球能实现吗?能找到居住的需的水、氧气、燃料吗? 随着嫦娥六号返回地球,携带着从月球收集的珍贵样本,关于月球居住的讨论再次热烈起来。此次发现的熔岩管洞穴和水冰的存在,为人类在月球上的长期居住提供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熔岩管洞穴的发现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天然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保护居住者免受宇宙辐射和极端温度变化的影响。这种天然避难所的利用,将大大降低建设月球基地的技术难度和成本。这些天然结构不仅坚固,还能提供天然的隔热层,是理想的居住场所。水冰的存在则为月球基地提供了生命支持系统所需的关键资源。水不仅是生命的基础,... Read More >
202406-25 国外天文学家观测到嫦娥六号正飞回地球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6月23日报道,有外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中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正在飞回地球的途中,以将从月球背面采集的样本送到地球。目前,嫦娥六号已经处于其53天复杂旅程的最后一段,其中包括登月、取样、上升、对接和返回等。载有月背样本的返回舱可能很快就将回到地球。光学和无线电业余观测显示,嫦娥六号返回器正飞回地球。天文学家比尔·格雷等人分享的观测和数据以及斯科特·蒂利和德国业余无线电卫星组织等个人和团体的无线电跟踪记录提供了嫦娥六号活动的证据。在重返地球大气层之前,返回舱将以半弹道... Read More >
202406-25 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1.9万辆:哪吒汽车蝉联新势力车企第一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达到了51.9万辆,同比增长13.7%。在这一增长趋势中,哪吒汽车作为新兴势力车企的代表,表现尤为突出。哪吒汽车不仅在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中排名第五,更在新势力车企中稳居出口量第一的宝座。截至5月底,哪吒汽车的出口总量已累计达到3.5万辆,今年前五个月的出口量为16458辆。据悉,哪吒汽车的海外扩张步伐坚实,其最新车型NETA V-II已在印尼西爪哇的PT Handal Indonesia Mo...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