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9 我国完成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验证 NEW 记者1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获悉,根据最新试验结果分析,天琴一号卫星已经成功完成无拖曳控制飞行验证。据悉,从飞行数据来看,在加速度模式下,实施无拖曳控制后“天琴一号”卫星外部干扰力对加速度的影响,降到了重力加速度的四亿分之一以下,优于欧空局“GOCE”卫星的三亿分之一,比打哈欠给人带来的加速度还要小得多;在位移模式下,实施无拖曳控制后,外部干扰力对卫星与内部惯性基准之间相对距离的影响,控制在30纳米以内,相当于成人头发丝直径的四千分之一,优于国际著名“LISA探路... Read More >
202001-19 将太阳系一分为二的“守门员”并非木星 NEW 距太阳更近的岩石行星与在外太阳系的气态行星由不同物质组成。因为数十亿年前,“婴儿”太阳系被一位宇宙“守门员”一分为二,阻止了太阳系内外物质混合。此前有理论认为,木星客串了“守门员”角色。但一项新研究指出,木星或不足以担此重任,该“守门员”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环,处于目前木星轨道内,只是如今几乎空无一物。20年前,化学家意识到,行星基本组成单元(星子或更小的“卵石”)的成分随行星与太阳距离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与构成“陆地”行星(如地球)的卵石相比,气态行星(如木星)的卵石富含更多... Read More >
202001-19 用于 Android 的 Firefox 迁移即将开始 NEW Mozilla 方面宣布,计划很快将 Firefox for Android Nightly 安装迁移到新的 Firefox Preview for Android Nightly 版本。该组织一直在开发一种新的 Android 移动网络浏览器,该浏览器基于与旧技术不同的技术。根据 Mozilla 的说法,新的 Web 浏览器将提供优于旧的浏览器的优势,包括更好的性能和更快的更新。Mozilla 透露,计划在 2020 年将用于 Android 的经典 Firefo... Read More >
202001-19 赶在发售前AMD为RX 5600 XT奉上鸡血BIOS:2K性能提升11% 赶在下周二发售前,AMD为新卡RX 5600 XT释出了新vBIOS,功耗墙从150W拉到160W。以蓝宝石的调校成果为例,核心游戏、加速频率分别从1560MHz、1620MHz来到1615MHz、1750MHz,幅度分别达3%、8%,同时显存也从12GHz加速到14GHz,幅度为15%。具体的性能差异,有爆料人整理了一组3DMark的数据供参考:如图所示,在FSE中,也就是2K分辨下,提升幅度最高,达到11.3%,不过平均都在10%以上,显得非常给力。现在有一种猜测是,AM... Read More >
202001-19 Windows CryptoAPI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微软推荐用户尽快升级 在1月14日的补丁星期二活动中,微软修复了存在于所有受支持Windows系统的严重高危安全漏洞。此漏洞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发现并披露给了Microsoft , 漏洞编号为CVE-2020-0601。在最新公告中,微软承认CVE-2020-0601带来的高危影响,并表示Windows CryptoAPI(Crypt32.dll)中用于验证椭圆曲线密码学(ECC)证书的方式中存在一个欺骗漏洞。黑客利用该漏洞可以签署任意恶意可执行文件,将其伪装成为受信任的合法来源。... Read More >
202001-19 肥皂水明明是透明的,为什么变泡泡就成了彩色的呢? 吹肥皂泡可能是很多人童年时玩过的游戏。五彩缤纷的泡泡在空中飘荡,泡泡上还会倒映出彩色的树木房屋,就像童话里的场景一般。可是,肥皂泡为什么会出现彩虹一样的绚丽色彩,还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呢? 而你有没有注意过,当肥皂泡的色彩渐渐褪去变成灰黑色的时候,就快要破裂了呢?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by Brocken Inaglory)而这些,其实都源于一种叫“薄膜干涉”的光学现象。我们通常用洗涤剂(洗洁精、洗衣粉等等)以一定的比例兑水来吹... Read More >
202001-19 台积电CEO:5nm工艺量产进展顺利 预计可贡献今年一成营收 1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苹果、华为等公司代工芯片的台积电,近几年在芯片工艺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先进的技术也为台积电带来了大量的营收,2018年率先量产的7nm工艺,在去年就为台积电带来了93亿美元的营收。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与CEO魏哲家而在7nm工艺量产近两年之后,更先进的5nm也将投入量产,在近日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台积电CEO、副董事长魏哲家也谈到了5nm工艺的量产事宜。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魏哲家表示在2020年,业界领先的7nm工艺... Read More >
202001-19 为什么政企用户最担心Windows 7停服? 今年,对于微软的用户来说,是和很多产品说再见的一年。Windows 7便是其中之一,微软对其支持终止后,依旧使用微软相关的产品的用户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并且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微软建议,仍然使用服务终止软件的客户最好尽快升级到最新的内部部署或云版本,这样可以保持其系统安全。不过,就在其停止服务的前夕,全球首例同时复合利用 IE 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两个 0day 漏洞的攻击来袭,截至目前,火狐浏览器的 0day 漏洞现已被 Mozilla 官方修复,但是 IE 浏览器仍暴... Read More >
202001-19 360浏览器进驻统一操作系统UOS:国产CPU首次播放1080p在线视频 统信软件公司宣布,360安全浏览器已经完成和统一操作系统UOS的适配工作。如今,基于龙芯、兆芯、飞腾、海光等国产CPU的统一操作系统UOS,赢全面支持电子公文、电子签章、流版式办公插件等近百款国内主流应用软件。据介绍,360安全浏览器搭载了商用密码算法模块、国产安全协议模块,藉此统一操作系统UOS将全面支持国密通信,有效提高网络信息通信的安全性。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与360浏览器的适配,国产CPU也第一次实现了1080p高清视频在线播放,大大提升了视觉体验。360安全浏览器20... Read More >
202001-19 成龙新片《急先锋》新预告 超级任务展现专业水平 1月18日,电影《急先锋》官方微博公布了一支新预告“超级任务”,展示了部分剧情和动作场面。《急先锋》主要讲述一名中国商人在英国遭雇佣兵组织“北极狼”绑架,由成龙领军的国际保安团队“急先锋”,带领一众年轻成员前往当地营救,期间发现“北极狼”背后的恐怖组织隐藏了更巨大的阴谋。本片由唐季礼导演,成龙、杨洋、艾伦、母其弥雅、朱正廷等主演,将于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这是导演唐季礼与成龙两人合作的第九部作品。对于这次合作,唐季礼和成龙表示《急先锋》是一次“升级”,一众年轻演员加入为... Read More >
202001-19 《闪之轨迹3》PC版将于3月23日登陆steam:暂时不支持中文 1月18日,发行商NIS America宣布,《闪之轨迹3》将于3月23日登陆Steam和GOG平台。玩家在3月30日前购买该作,可获得免费的外观装饰奖励。PC版《英雄传说:闪之轨迹3》发售平台为Steam和GOG,由Engine Software和PH3 Games进行移植。现在《闪轨3》的Steam页面已经开放,预售尚未开放,显示不支持中文。《英雄传说:闪之轨迹3》是一款由FALCOM制作发行的角色扮演游戏,该作是《英雄传说:闪之轨迹》的续作。《闪之轨迹》系列游戏采用了采... Read More >
202001-19 Windows 7升级Windows 10有8大好处:果断弃Win7 微软将于2020年1月14日停止Windows 7的支持,显然目前更新至Windows 10将会有更大优势。不但拥有更多应用程序,还可以在诸多终端平台无缝衔接使用。Win10的持续更新还可以确保系统始终维持在最新版本,避免受到网路恶意攻击、系统漏洞影响,还能获得微软最新技术应用功能。我想先说一下自己的一个故事。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那段时间我在我运行Windows 7的电脑上用Adobe软件的时候总是闪退,而且退出之后一段时间之内都打不开... Read More >
202001-19 收购ATI公司14年后 AMD挖来IBM高手再次整合高性能CPU、GPU 2006年AMD斥资54亿美元收购了ATI公司,从此成为业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高性能CPU及GPU的公司,AMD当时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宣布了APU融合处理器这种新产品,希望将两种不同架构体系的产品整合起来,AMD的这一理念无疑是非常激动人心的,CPU可以应对各种各种的通用计算,但发展到了瓶颈,单核性能提升越来越困难,而GPU适合高性能加速,但功能较为专一,APU则是同时将两种芯片融合起来。但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就不一样了,收购ATI之后AMD自身的问题不断,财务表现不佳,... Read More >
202001-19 长生秘密线虫基因改良后寿命延长5倍繁殖减少20%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线虫体内DNA中的几个关键基因,其寿命延长5倍,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质变”:一条普通线虫仅能存活3-4周,但当抑制DAF-2和RSKS-1这两种特殊基因时,它能够存活几个月时间。科学家多年前就将这些基因与长寿联系起来,他们发现当这些基因活性作用关闭时,线虫和其他生物的寿命会延长,然而这些基因衰老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仍是一个谜团。目前,研究人员将这两种基因与线粒体之间的结合点连接起来,发现其结合点像微型发电站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随着生物体的衰老,线粒体...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