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内存和硬盘占服务器整体价格约为60%~70%。基于上图中的配置,我们取公开平台上对应配件的价格如下表中所述。其中CPU价格来源较少,但其对应占比测算结果为29.70%,与上文平均值29.06%较为接近,可互为佐证。内存条价格取京东对应搜索条目下有效的前8条的平均值作为均价测算,得出内存占服务器总价格比约为13.44%。硬盘价格取京东和中关村在线相对应配件报价,匡算硬盘占服务器总价格比约为23.45%。
综合以上,则“三大件”占服务器总价格比约为66.59%,落在60%~70%区间内,与产业实际情况互相佐证。其他配件累计占服务器总价格约为30%~40%。基于谨慎性原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测算仅基于部分产品部分型号,并不完全精确,同时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服务器选择的配件型号和数量也各有不同,配件和服务器产品销售价格随行就市存在一定波动,均对占比值有一定影响。
二、服务器CPU国产化替代商业价值
全球服务器CPU市场主要为海外巨头所垄断。参考海外研究统计数据,AMD曾推出皓龙系列,2006年其服务器CPU市场份额一度超过20%,但英特尔推出至强系列服务器芯片后,市占率快速提升,近年来服务器芯片市场基本被英特尔垄断。
英特尔服务器相关业务营收规模达到229.91亿美元。考虑到近乎独家垄断的市占率,英特尔的服务器芯片收入可近似看作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规模,依据其财报,2018年该项业务收入规模达到22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0%。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快速增长且较为庞大的市场。
以CPU为核心业务的英特尔盈利能力较好。从英特尔财报来看,其收入占比最大的两块业务分别是PC集团业务和数据中心集团业务,均是以CPU为核心的业务。公司近10年整体盈利能力较好,近10年年度平均毛利率约为61.68%,近10年年度平均净利率约为20.55%。
当前x86服务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依据IDC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范围内x86服务器达到185亿美元收入,而非x86服务器同比下降13.7%至13亿美元。可见当前x86服务器占据服务器市场主导地位继续强化。
三、ARM芯片在服务器端的发展前景几何?
国家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成电路在我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在创新领域、前沿领域、设计环节与国际领先水平依然差距巨大,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我国持续发布相关政策支持集成电路发展,加快追赶的步伐。
中国各类实体积极参与,形成多条国产化CPU路线。除国家政策支持外,巨大的潜在商业利益也驱动各家企业积极尝试和推动国产化CPU的发展,以2017年中国市场为基数,以稳态状态下20.55%的净利率水平为常态盈利能力,则仅国内市场服务器CPU产业一年净利润约为44.92亿元。当前基于x86架构、ARM架构和其他架构形成多条CPU国产化路线,行业顶尖科研机构、信息化国家队领军企业、优秀民企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共同推进CPU国产化发展。
在服务器CPU领域,由于其对性能要求相对更高,竞争门槛进一步提升,有实力参与的国内厂商较少。目前市场较为关注的国产服务器厂商主要有基于英特尔行架构的天津海光、上海兆芯;基于ARM架构的天津飞腾和华为;基于MIPS架构的龙芯;基于Alpha架构的申威等少数几家公司。
不过,天津海光已被列入“实体名单”,其x86技术来源方AMD也已终止了与其的合作。不过,所幸的是,天津海光已获得了AMD第一代Ryzen和EPYC的Zen架构技术,并顺利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另外上海兆芯的x86技术来源方——威盛的x86架构技术授权似乎也已经到期,后续发展阻力增大。总体来说,目前基于x86架构的国产CPU遇到了一些挫折。
相比之下基于ARM架构的国产CPU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服务器芯片领域ARM替换x86困难重重。
从过往来看,由于ARM芯片在服务器领域性能的劣势以及生态环境的阻力,其替代x86芯片困难重重,AppliedMicro、三星、英伟达、博通、Marvell、高通、AMD、华芯通等等厂商均大力投入但结果不佳。其中高通更是放弃了服务器芯片业务,而高通与贵州合资的ARM服务器芯片公司华芯通也于今年4月底关闭。剩下的国产ARM服务器芯片公司也就飞腾和华为了,而目前华为也已被列入了“实体清单”,不过在此之前其已经获得了ARMv8指令集架构永久性授权。
ARM架构在服务器领域存在的不足(替代难点):
1、软件方面:虽然Linux系统支持ARM,但在生态环境上,尤其是各种应用程序层面,和x86架构相比差距巨大。
2、性能方面:由于过往ARM架构主要面向移动端等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应用场景,对高负载高计算的支持能力不够,导致性能上一直落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ARM体系性能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渐进友好:尽管服务器市场替代较难,但ARM并未放弃,ARM在去年发布了新型架构Neoverse,并希望通过新一代处理器设计大幅提升其性能,提高在服务器和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
根据ARM公布Neoverse处理器IP路线图显示:其首款产品是基于16nm的Cortex-A72/A75内核的Cosmos平台,2019年已推出7nm工艺全新CPU内核架构的Ares平台,2020年将会推出7nm+工艺的Zeus平台,2021年将会推出5nm工艺的Poseidon平台。每一代的平台性能都将会比上一代提升30%。
同时,ARM还表示,NeoverseIP路线图专门针对独特的性能、效率和可扩展性要求而设计,从而可适应数据模式的不断变化、全新的工作负载挑战以及为支持万亿互联智能设备而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带来的持续需求增长。
从商用用户维度看,亚马逊和华为都相继发布基于ARM的服务器芯片,富士通也从SPARC架构体系转向ARMv8架构体系并推出芯片,提振市场信心。同时随着移动端的繁荣,支持ARM相关生态的底层系统和上层应用也逐渐增加,三大Linux发行版(Ubuntu、Suse和Redhat)都已经直接有支持ARMServer的版本。
云计算时代对服务器需求发生改变。过往由于服务器卖给企业客户为主,单个企业强调服务器的高性能、稳定性和和吞吐量等性能指标。而云计算时代,互联网和云服务提供商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求发生改变,由于其集群模式强调整体性能且服务器需求量大,逐渐变为自己对服务器进行深度定制。如裁剪不需要的功能、结合业务特性进行强化、节省空间、降低能耗、应用优化等等。以上需求的改变也给ARM架构服务器替代带来新的机遇。
云服务商寻求替代x86芯片方案。由于云服务商对服务器需求巨大,一方面芯片占据服务器成本约30%,另一方面电力成本也是云服务重要成本支出项,若能降低芯片成本和芯片功耗,则将给云服务商带来巨大商业利益,基于此,ARM芯片低价格和低功耗的特性极具吸引力。亚马逊2018年11月份宣布自家开发的Graviton处理器支持新的AWSEC2A1实例配置,主要面向微服务、Web服务器和开发环境等可扩展应用,成本可以大幅降低45%。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androidx86.cn/articles/1715.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